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悲秋不是断肠初,风景依依云影疏。

玉漏自残灯自落,小窗斜月半庭虚。

(0)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特有的情感与意境。

首句“悲秋不是断肠初”,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开篇,点明了秋天的萧瑟并非仅仅因为离愁别绪,而是自然界的规律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这里的“不是断肠初”暗示了秋天的哀愁并非首次体验,而是与时间一同沉淀的情感。

接着,“风景依依云影疏”一句,将画面拉远,描绘出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依依的风景,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而稀疏的云影,则是天空赋予大地的轻柔笔触,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玉漏自残灯自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玉漏,古代计时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灯自落,暗示着夜晚的渐深,光线的逐渐减弱。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时间不可逆转的流逝感,以及夜晚带来的孤独与沉思。

最后,“小窗斜月半庭虚”收束全诗,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一个更为私密的空间——小窗之内,斜月映照,庭院半空,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显寂寥的场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空间的布局,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即在自然美景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平静。

整体而言,《秋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季节更替时的复杂心情。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成功地捕捉了秋夜的独特韵味,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哲思。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次七道沟旅店壁上无名氏诗原韵

七年奔走玉关西,到处飞鸿印雪泥。

似我性情虽喜咏,伤人言语莫漫题。

诗存忠厚饶相赏,事涉矜狂转自迷。

路柳依依随意绿,春来好听早莺啼。

(0)

敦煌署中作

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

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

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

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

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

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

(0)

静观堂闲咏六首·其三

贪闲非敢曰疏狂,为爱空斋学坐忘。

身世半随孤榻冷,冰心耻激玉壶光。

讵因枯坐名禅定,何必山居始退藏。

寄语尘寰劳攘客,廿年何事不沧桑。

(0)

探梅

踏遍山村与野桥,探梅忘却路途遥。

临风忽觉微香发,恐是臞仙隔岸招。

(0)

壬午夏游盛湖分署补和松陵书院探梅原韵即请竹轩仁兄大人教正

报道松陵胜石岩,名花人物两超凡。

朱砂有色侵华帐,绿萼披香惹翠衫。

化雨频临寒骨瘦,春风轻动落英芟。

闲来欣诵诸名作,竽滥诗林附一缄。

(0)

春日梦中得句集成一律

此间托迹问何因,梦里传来句有神。

辟色辟言兼辟地,闲情闲话寄闲身。

悲歌谁合难忘我,肥瘠寒暄莫告人。

晓看柳塘花似雪,沉吟又过一年春。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