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石宁参楚璧珍,六膺君桨共言纶。
老聃道大谁同传,千古韩非是罪人。
燕石宁参楚璧珍,六膺君桨共言纶。
老聃道大谁同传,千古韩非是罪人。
这首诗表达了对韩琦的赞誉与敬仰。首句“燕石宁参楚璧珍”以燕石与楚璧对比,隐喻韩琦虽出身平凡,但其才能与品德堪比珍贵的楚璧,暗示了韩琦非凡的才华和高尚的人格。接着,“六膺君桨共言纶”可能是指韩琦在六次任职期间,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同君王的船桨共同编织着国家的航向。
“老聃道大谁同传”一句,借用了老子(即老聃)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韩琦道德修养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道德境界之高,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如同老子的道家思想一样深远且难以超越。最后,“千古韩非是罪人”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在强调韩非子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这里的“罪人”并非指韩非本人,而是借以表达韩琦作为政治家的影响力之大,其决策和思想如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一样,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罪人”,即对某些群体或观点构成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高度赞扬了韩琦在政治、道德、思想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其个人品质和历史贡献的崇高敬意。
携来一片石。直压倒、江上三山无色。名园堪永日。
有翠干萧森,明玕鲜碧。桐阴竹实。
看联翩、鹓雏接翼。
问何人、领袖烟霞,身是东吴倦客。犹忆。
梁鸿庑下,梅福门前,旧曾相识。
重逢此地,同访琼花消息。
待粗酬婚嫁,远寻禽向,五岳安排游屐。
记他年、行药归来,龙鳞千尺。
淡日烘葵,微风展艾,愁里又逢佳节。
冰簟滑、鸳衾香在,朱门销凤箫声咽。
托妆成、钗颤金符,爱臂玉、凝光五丝亲结。
怎正拟为欢,连朝风雨,无端顿成离别。
强自随人看竞渡,便粉白雅黄,满前都劣。
愁不断、偏遭酒困,期屡误、重将蓍揲。
也待托、鸲鹆传情,奈句字含糊,未通人说。
只暗里呼名,榴花鬓底,料得耳轮频热。
生长钱唐,忍负却、莺年燕岁。
看几度、湖流微涨,山云低坠。
帘卷更添眉上恨,酒阑都化心头泪。
唤桃根、閒按竹枝歌,声声脆。怪万叠,玻璃翠。
淘不尽,愁肠胃。任生绡共剪,真珠同缀。
古迹漫誇南宋乐,残妆犹爱西施媚。
似寒乌、相对语斜阳,无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