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陈留远,才名二十馀。
文章宗太史,诗法媲黄初。
避地侨淞水,诛茅结草庐。
功名诸弟贵,问候列华裾。
乡里陈留远,才名二十馀。
文章宗太史,诗法媲黄初。
避地侨淞水,诛茅结草庐。
功名诸弟贵,问候列华裾。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所作的《元日试笔次张泉民读书庄杂兴八首(其七)》。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在乡间陈留之地,年纪轻轻便已有显著才名的人物。他以太史为文章典范,诗歌创作则可与三国时期曹植的诗歌相媲美。为了避开纷扰,他选择在淞水边的侨居地建造简陋的茅庐,专心于学问。
诗中流露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对兄弟们富贵生活的羡慕,同时也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问候和对华服簇拥的场景的想象。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的自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温情。
记西风、画船归去,江南无限烟水。
万花如梦春如海,输尔燕欢莺喜。秋色里。
剩一抹、轻霞裁作江妃帔。蛾眉老矣。
且明圣湖边,苎萝村畔,还我浣纱地。
春波暖,太液花光似绮。菱歌一曲新试。
芙蓉镜里簪花出,换了白鸥身世。铅泪洗。
也不分、莲心省识东风味。清溪十里。
待眉月生时,玉箫停后,重认第三妹。
珠穆高峰,拔海起、几千万尺。
算终古、鸟飞不到,断无人迹。
吸气岂用高世术,凿冰只作梯山级。
看闯然、三影逼天来,天惊裂。亚欧队,纷似织。
先与后,俱消失。笑长埋雪下,但留遗骨。
矫矫中华新建制,健儿身手谁能敌。
伴歌声、浩荡拂云霄,旗翻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