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埼当窗水蔚蓝,维摩无地托云龛。
风流剩有秦淮海,野菜平分一粟庵。
修埼当窗水蔚蓝,维摩无地托云龛。
风流剩有秦淮海,野菜平分一粟庵。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江南春日图景。首句“修埼当窗水蔚蓝”,以“修埼”点明地点,暗示此处为临水而建的小径或堤岸,与“当窗”相呼应,仿佛诗人站在窗前,眺望窗外的景色。接着,“水蔚蓝”三字生动地勾勒出水面的深邃和清澈,蓝色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形容水的深邃与纯净,此处不仅展现了水色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第二句“维摩无地托云龛”,转而描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维摩诘是佛教中的著名菩萨,常被视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此处将维摩诘比作诗人,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仿佛在尘世中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无需借助外在的神龛来寄托精神追求,而是内在的修为已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状态。
后两句“风流剩有秦淮海,野菜平分一粟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秦淮海,即秦淮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重要河流,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著称。这里借指诗人所处的环境既有历史文化的韵味,又有自然景观的美丽。而“野菜平分一粟庵”,则通过“野菜”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欣赏,即使是最不起眼的野菜,在诗人眼中也能平分秋色,与高雅的“一粟庵”(可能是指简朴的寺庙或庵堂)并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超然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广莫风中小岁春,百昌未吐兰芽新。
柔芸都荔元同节,园柳宫梅且后尘。
南国美人东家子,若英华彩苕荣比。
蕙楼菌阁起江边,绿叶紫甚罗户里。
崇佩朝充翡翠囊,温汤夜浴鸳央水。
博山炉中百和香,虎蒲龙枣及都梁。
流雪回风萦洛蔼,横烟斜一袅秦芳。
曾闻有酒布兰生,复有雅曲猗兰名。
愿分明烛徐吾影,耒媚国香燕姞情。
君不见自从天地开,天下之水皆西来。
黄河昆崙一线出,下转秦甸轰奔雷。
长江广汉两荡潏,浊泾清渭中萦回。
帝遣九龙下治此,江汉安流泾渭理。
华岳中断仙掌高,却放黄河行万里。
九龙蜿蜒上天去,至今犹馀九川水。
秦中云雨四时遍,北地尘沙几回徙。
我来长安不见九,川水得见九川子。
九川子是非常人,朝辞川上麋鹿群,夕盒青琐为帝臣。
已从华衮补日月,况执彤管排风云。
长风西来吹北极,西望川流渺何极。
野岸空悬舟楫心,塞林暮绕波涛色。
吁嗟江汉犹阻兵,中原不见黄河清。
虺蛇豺虎满道路,黄埃浊浪无人行。
九川子,何不更鞭九龙起,坐视天下横流水。
《九川行》【明·何景明】君不见自从天地开,天下之水皆西来。黄河昆崙一线出,下转秦甸轰奔雷。长江广汉两荡潏,浊泾清渭中萦回。帝遣九龙下治此,江汉安流泾渭理。华岳中断仙掌高,却放黄河行万里。九龙蜿蜒上天去,至今犹馀九川水。秦中云雨四时遍,北地尘沙几回徙。我来长安不见九,川水得见九川子。九川子是非常人,朝辞川上麋鹿群,夕盒青琐为帝臣。已从华衮补日月,况执彤管排风云。长风西来吹北极,西望川流渺何极。野岸空悬舟楫心,塞林暮绕波涛色。吁嗟江汉犹阻兵,中原不见黄河清。虺蛇豺虎满道路,黄埃浊浪无人行。九川子,何不更鞭九龙起,坐视天下横流水。
https://shici.929r.com/shici/chYLen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