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由岩崄地,万木与云齐。
弭节山中宿,思归夜半啼。
麝香沾野草,虎迹滑春泥。
到此须凭酒,何人手可携。
江由岩崄地,万木与云齐。
弭节山中宿,思归夜半啼。
麝香沾野草,虎迹滑春泥。
到此须凭酒,何人手可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过夜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开篇“江由岩崄地,万木与云齐”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山川交错、林木葱茏的壮丽画面,给人以深邃雄伟之感。
“弭节山中宿,思归夜半啼”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过夜时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无尽思念。这里的“弭节”指的是树木交错形成的自然屋宇,而“夜半啼”则透露出诗人深夜里仍然无法平复的心情。
接下来的“麝香沾野草,虎迹滑春泥”两句,则是对山中生态的细腻描绘。麝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而在这里,它与野草相融,显现出大自然的馥郁芬芳;而“虎迹滑春泥”则勾画出了春日山林湿润的气息和生机。
最后,“到此须凭酒,何人手可携”两句,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忘忧的方式——借助酒精来暂时抹去思念之痛。这里的“何人手可携”则隐含了一种孤独感,似乎在问,谁能真正理解并陪伴他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亲情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朱弦弄罢南薰起,雨过空庭净于洗。
太湖石畔绿䕺䕺,新叶乱抽青凤尾。
隔户还疑拥碧幢,更宜石下水淙淙。
美人翻恶湿阴重,日午停针围绣窗。
我时散步来还去,为爱清奇闲倚柱。
吟成却忆横渠翁,新德新知引新趣。
剩欲题诗留醉墨,只恐西风凋翠叶。
何当写入无声诗,永向吾斋助奇绝。
曾闻黄河水,远自天上来。
万流会东海,滔滔极蓬莱。
又闻瞿塘峡,惊涛吼春雷。
人愁滟滪险,奔流若山摧。
有熊作舟楫,神灵济颠颓。
千里在俄顷,转折真奇哉。
巨舰苦难运,聊横小水隈。
丁夫且休息,南风殊未回。
公车有千乘,出则如云随。
所居能几何,焉用千乘为。
名马致千里,奔趋若星驰。
所守仅吾封,乘此将安之。
我尝陋周制,金玉岂其仪。
过奢诚易败,商车乃为宜。
汉皇征大宛,将士实乘危。
嗟嗟天马歌,徒为千载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