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羊城秋日有作》
《羊城秋日有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炎天九月已狐裘,南雪年来不待秋。

砧杵声如光禄塞,牛羊气似白登楼。

番禺山断成天阙,日月泉乾失药洲。

霸业已随流水去,花田一片自风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羊城(广州)秋日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下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

首联“炎天九月已狐裘,南雪年来不待秋”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炎夏与初秋的气候差异展现得淋漓尽致。炎炎夏日尚未离去,却已有人穿上冬衣,而南方的雪花似乎也不等待秋天的到来便悄然降临。这种反常的气候现象,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也暗含对时局变化的隐喻。

颔联“砧杵声如光禄塞,牛羊气似白登楼”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氛围。砧杵声,是古代妇女洗衣时敲打衣物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秋日的宁静与劳作的场景;光禄塞,可能是指边塞之地,这里借指远离喧嚣的自然环境。牛羊气似白登楼,则是通过牛羊的气息与远处的白登楼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苍凉的意境。

颈联“番禺山断成天阙,日月泉乾失药洲”则转向对地理景观的描写。番禺山断,指的是山峰被云雾遮蔽,仿佛与天相连,形成天宫般的景象;日月泉乾,可能是指泉水干涸,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药洲则是指生长着药草的岛屿,如今也失去了往日的繁盛。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逐渐消逝的感慨。

尾联“霸业已随流水去,花田一片自风流”收束全诗,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至历史与人文。霸业随流水而去,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时代的远去;花田自风流,则是对当下美好生活的赞美,尽管历史的辉煌不再,但人们依然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羊城秋日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变化,还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季节更替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卢伯居佥宪之任广西

别酒一杯浇磊块,新诗几句写风流。

青春剑倚苍梧晚,白日霜飞桂水秋。

狐兔深山无遁迹,儿童随地有歌讴。

我知使节经行地,人在无私镜里游。

(0)

初度后五日作

扶老凭藜杖,风光任笑歌。

今生能几许,后世知如何。

有酒聊供醉,栽花不用多。

笑人闲计较,长为子孙魔。

(0)

承檄往夷中途次二首·其一

混沌初开后,风烟各自分。

山中荒境界,世外小乾坤。

居近狐狸穴,人同犬豕群。

自从归圣化,方得染尧仁。

(0)

渔父词三首·其三

白水茫茫是我家,船头明月照芦花。

晚风吹醒江湖梦,挂起纶竿夜煮茶。

(0)

题程孺人贞一

白发今如此,浮生只是过。

心将遗托了,人奈未亡何。

巾栉尘缘薄,纲常世教多。

清风金管字,千古谅难磨。

(0)

游海珠寺·其二

云飞泉落两悠悠,积雨初收听鹁鸠。

眼底自怜僧可共,腰间那有带堪留。

亭台几日吟将遍,水石何时话再投。

更与相期烟火外,乱崖森树竹门幽。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