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愤吞杯且细倾,书颠终自误狂生。
乐郊武水悲空语,私祭文山泪暗横。
枯树十陵飘野燹,旧钱万历见承平。
天涯多少衔哀侣,不复抽毫赋两京。
孤愤吞杯且细倾,书颠终自误狂生。
乐郊武水悲空语,私祭文山泪暗横。
枯树十陵飘野燹,旧钱万历见承平。
天涯多少衔哀侣,不复抽毫赋两京。
这首诗《有感》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孤愤吞杯且细倾”,诗人以“孤愤”自喻,内心充满忧郁与不平,借酒浇愁,但又细细品味,似乎在寻求某种慰藉或理解。接着“书颠终自误狂生”,“书颠”可能指书写时情绪失控,“狂生”则表明诗人性格豪放不羁,但最终因情感过于激烈而自我困扰,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乐郊武水悲空语,私祭文山泪暗横。”这两句通过对比乐郊(欢乐之地)与武水(可能象征着战争或苦难之地),以及对文天祥(南宋忠臣,后世尊为民族英雄)的追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以“悲空语”形容对历史的感慨无法得到共鸣,而“私祭文山”则是对文天祥的怀念,泪水在暗中流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情与哀痛。
“枯树十陵飘野燹,旧钱万历见承平。”这里通过“枯树”、“十陵”、“野燹”(野火)等意象描绘出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与“旧钱万历见承平”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和平时期的美好记忆。
最后,“天涯多少衔哀侣,不复抽毫赋两京。”诗人感叹于天下有多少人与自己一样,怀揣着哀伤之情,无法再提笔描绘两京(可能指北京和南京,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的繁华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历史变迁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切思考,情感丰富,语言凝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君不见流金铄石气如焚,巫祝并祷天不闻。
霶霈一雨洗乾坤,肤寸而合山中云。
又不见疾雷破山风助势,八表同昏天地闭。
峰头一抹敛归云,赫日当空鬼神避。
祇今岁杪雪霜馀,得向岩前自卷舒。
等閒且伴幽人宿,明日春回须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