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天未霜,君归定何时。
相思如惊鹊,中宵未安枝。
梦中见阿连,锵然咏新诗。
寤惊衰叶翻,谓是步屧移。
揽衣下中庭,风露浩淼瀰。
遥知客衣薄,归来一何迟。
平生短檠灯,相对忽解颐。
万古一舒卷,佳处良在兹。
是中及物心,上与稷契期。
援古以自例,自笑无乃痴。
夜叉叱九阙,侧足不敢窥。
坐令一寸心,日抱二柄疑。
迟君商略此,恐得儿辈嗤。
况乃绿发亲,倚门鬓欲丝。
狶膏非凤喙,车辖无可脂。
再拜寿百分,斑衣舞参差。
秋芳未云歇,采采黄金蕤。
万钟不足乐,古人岂吾欺。
木落天未霜,君归定何时。
相思如惊鹊,中宵未安枝。
梦中见阿连,锵然咏新诗。
寤惊衰叶翻,谓是步屧移。
揽衣下中庭,风露浩淼瀰。
遥知客衣薄,归来一何迟。
平生短檠灯,相对忽解颐。
万古一舒卷,佳处良在兹。
是中及物心,上与稷契期。
援古以自例,自笑无乃痴。
夜叉叱九阙,侧足不敢窥。
坐令一寸心,日抱二柄疑。
迟君商略此,恐得儿辈嗤。
况乃绿发亲,倚门鬓欲丝。
狶膏非凤喙,车辖无可脂。
再拜寿百分,斑衣舞参差。
秋芳未云歇,采采黄金蕤。
万钟不足乐,古人岂吾欺。
这首宋代朱松的《有怀舍弟逢年时归婺源以诗督之》描绘了诗人对弟弟归家的期盼和深沉的思念之情。首句“木落天未霜”暗示季节已近深秋,但寒霜未至,烘托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氛围。诗人以“相思如惊鹊,中宵未安枝”表达对弟弟的牵挂,如同受惊的喜鹊难以安宁。
梦境中的相见,诗人想象弟弟吟咏新诗,自己却在落叶声中惊醒,误以为是弟弟的脚步声。“揽衣下中庭”描绘诗人急于迎接的心情,而“风露浩淼瀰”则写出夜晚的清冷,凸显等待的漫长。诗人关心弟弟旅途的寒冷,感叹其归期之迟。
接着,诗人回忆往昔共度的时光,短檠灯下的欢笑,以及对弟弟智慧的赞赏。他引用古人之言,自我反思,认为期待弟弟归来过于痴心。然而,他对亲情的执着如同夜叉畏惧九重天宫,心中充满疑惑。
最后,诗人以斑白的头发和比喻,表达对弟弟归来的热切期盼,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他强调即使物质贫乏,亲情的温暖胜过万钟。诗的结尾,诗人希望与弟弟深入探讨这些情感,以免被晚辈嘲笑,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中老母的挂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弟弟深深的思念和家庭团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