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晋诸人骨已磨,龙蟠虎踞自山河。
可怜不共羊昙见,奈此秦淮落照何。
唐晋诸人骨已磨,龙蟠虎踞自山河。
可怜不共羊昙见,奈此秦淮落照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文雷的《金陵即事(其三)》,通过对唐代和晋代名士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唐晋诸人骨已磨”暗示了历史长河中那些杰出人物的消逝,他们的遗骨已经磨损,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依然如龙盘虎踞般屹立在江山之间。次句“龙蟠虎踞自山河”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历史遗迹的雄浑与不朽。
诗人接着感叹“可怜不共羊昙见”,这里的“羊昙”是东晋名臣谢安的侄子,以忠诚著称,表达出诗人对于不能亲眼见到类似羊昙这样忠贞人物的遗憾。最后一句“奈此秦淮落照何”以秦淮河畔的落日余晖作结,寓意历史的流转,时光的无情,以及对当下所见景象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寓言深远,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一别屡更岁,思君无已时。
知君亦念我,相望两嗟咨。
我病卧田间,君行护疆陲。
隐显既殊迹,会合安可期。
今年定何年,有此一段奇。
我来五峰阳,君归九江湄。
闻君肯来辱,欢喜不自持。
迎君紫霄峰,举觞白鹅池。
强健初共欣,艰棘旋相悲。
相顾出危涕,薄言首东岐。
留连十日饮,怆恨八哀诗。
散怀水石幽,遂忘筋力疲。
雄篇既鼎来,逸韵方穷追。
云胡遽告别,牙纛风披披。
揽祛不得留,酌酒前致辞。
愿君酬此觞,去上白玉墀。
国论罄忠益,庙谟参设施。
一请正纪纲,再请诛羌夷。
及时树勋业,慰我空山饥。
奔趋名利场,祸福急相绞。
夜窗一反侧,肤垢纷两爪。
岂知亲朋集,晚食聊一饱。
心期共悠悠,文字各稍稍。
华烛既屡更,诗肠亦频搅。
寒更尽渠深,孤讽宁至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