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厌盆花,驯禽厌笼鸟。
玩赏必咫尺,所见亦何小。
天地木浩浩,动植常扰扰。
形声落闻儿,心目各自了。
赞皇老而痴,平泉悔不早。
一草及一木,子孙欲相保。
种树厌盆花,驯禽厌笼鸟。
玩赏必咫尺,所见亦何小。
天地木浩浩,动植常扰扰。
形声落闻儿,心目各自了。
赞皇老而痴,平泉悔不早。
一草及一木,子孙欲相保。
这首清代诗人郑献甫的《杂述(其四)》以种树和养鸟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慨。诗中提到,人们对于盆栽花木和笼中鸟的欣赏,往往局限于眼前的小空间,这反映出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体验有时过于狭隘。诗人进而指出,天地间树木众多,生物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声音与景象丰富多样,然而人心所见所感却各有不同。
诗人以赞皇老人为例,他年纪大了仍痴迷于琐事,可能是指他对自然的热爱不够深入,而平泉则后悔未能早些领悟到自然的广阔与深远。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珍视每一草一木,保护自然环境,寓意深远。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日常生活小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