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吹台上,秋来锁薜萝。
白云长自在,幽径复谁过。
天末空愁眼,尊前且浩歌。
山林与廊庙,二者竟如何。
闻说吹台上,秋来锁薜萝。
白云长自在,幽径复谁过。
天末空愁眼,尊前且浩歌。
山林与廊庙,二者竟如何。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题为《吹台》。诗中描绘了吹台在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闻说吹台上,秋来锁薜萝”,点明地点和时节,吹台在秋天被茂密的薜萝覆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白云长自在,幽径复谁过”两句,以白云的自由自在反衬出幽径的寂寥无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清与宁静。
“天末空愁眼,尊前且浩歌”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寂寞时的情感状态,他虽感伤于天地之辽阔而自己却无所依傍,但并未沉溺其中,而是选择在酒樽前高歌,以抒发心中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山林与廊庙,二者竟如何”一句,是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山林象征隐逸的生活,廊庙则代表仕途与权力。诗人在此提出疑问,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即在追求个人理想与实现社会价值之间,究竟应如何抉择。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追问,也是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探讨。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自我价值定位的探索。
好是三春景,都在百花轩。
美人眠不成梦,早已绣帘掀。
分付海棠睡足,检点牡丹开未,桃李寂无言。
叶露联珠络,枝月坠金盆。树铃索,高障槛,补篱藩。
丁宁莺燕蜂蝶,上下莫争翻。
遥想韶光九十,只恐花飞一片,瘦减玉颜温。
不惮银瓶冷,汲井沃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