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元不厌山深,把臂何人共入林。
树下凉风中散客,窗间白日上皇心。
青苔果落空庭得,流水花香别涧寻。
但恐鹤书知处所,不容高卧只如今。
幽栖元不厌山深,把臂何人共入林。
树下凉风中散客,窗间白日上皇心。
青苔果落空庭得,流水花香别涧寻。
但恐鹤书知处所,不容高卧只如今。
这首明代程嘉燧的诗《答朱子暇见访同牧斋次韵三首(其一)》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孤独。首句“幽栖元不厌山深”,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满足,即使身处深山之中也无丝毫厌倦。第二句“把臂何人共入林”则流露出诗人渴望有人能共享这份宁静,一同漫步林间。
接下来的两句“树下凉风中散客,窗间白日上皇心”,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在树荫下乘凉的闲散之人,享受着自然的恩赐,同时借“白日上皇心”暗喻自己心境如日中天,超脱尘世。第五、六句“青苔果落空庭得,流水花香别涧寻”,通过写青苔、落叶、流水和花香,展现出环境的清幽和诗人寻找自然之美的情趣。
最后两句“但恐鹤书知处所,不容高卧只如今”,以“鹤书”象征友人的问候或朝廷的召唤,暗示诗人虽然向往隐逸,但又担心自己的行踪被知晓,不能完全沉醉于这种宁静的生活。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微妙态度。
被酒径泽隆准公,巨蛇溅血污剑锋。
鬼媪啾啾夜深哭,红旗昼满山之东。
入关坚守牧羝约,亲与降王除面缚。
以宽易暴法三章,告谕秦民皆喜跃。
董公遮道天遣来,发丧义帝师衔哀。
尝闻伯者假仁义,汉伯一著先胚胎。
范增趣舞谋自拙,玉斗何辜碎如雪。
伤残所过无一言,惟对君王数持玦。
一仁一暴胜负分,况有豪杰纷如云。
义旗东向无不捷,蹙项直至乌江濆。
归来丰沛乘黄屋,醉后高歌仍击筑。
千秋游子思故乡,特令此邑为汤沐。
我来访台正落晖,两碑对立高墙围。
台边古井不可问,千年事往人民非。
炎汉开基未为窄,泗上荒台仅寻尺。
兴亡百战无代无,登高一啸秋空碧。
《歌风台》【明·杨廉】被酒径泽隆准公,巨蛇溅血污剑锋。鬼媪啾啾夜深哭,红旗昼满山之东。入关坚守牧羝约,亲与降王除面缚。以宽易暴法三章,告谕秦民皆喜跃。董公遮道天遣来,发丧义帝师衔哀。尝闻伯者假仁义,汉伯一著先胚胎。范增趣舞谋自拙,玉斗何辜碎如雪。伤残所过无一言,惟对君王数持玦。一仁一暴胜负分,况有豪杰纷如云。义旗东向无不捷,蹙项直至乌江濆。归来丰沛乘黄屋,醉后高歌仍击筑。千秋游子思故乡,特令此邑为汤沐。我来访台正落晖,两碑对立高墙围。台边古井不可问,千年事往人民非。炎汉开基未为窄,泗上荒台仅寻尺。兴亡百战无代无,登高一啸秋空碧。
https://shici.929r.com/shici/c5DjkyYFRg.html
忆昔少年胆气粗,羞为弱女具眉须。
张拳直欲撄猛虎,开眼何曾见俗夫。
年来英气消磨尽,事不能平唯有忍。
时逢徭僚肆撞突,和颜温词谢不敏。
男儿胸中富甲兵,善藏其用用斯精。
动在九天藏九地,机缄谁会测沈冥。
素冠白衣易水上,周身先已失屏障。
好勇由来笑匹夫,北风萧萧空悲壮。
越人来燕作燕歌,慷慨激烈恨何多。
有疾未必非君福,美玉正应山石磨。
与君美酒博君笑,丁宁莫学我年少。
燕歌为我转和平,高筇从此生清妙。
古人出家为生死,今人出家则否尔。
生死由来既不明,况复所为同俗子。
友不友兮师不师,浩浩成群习庸鄙。
触事如今已面墙,何待他年始知耻。
而汝既然为我徒,日用应须重操履。
教旨禅宗力究参,圣像晨昏更勤礼。
傥或一朝得入头,便有清声播人耳。
慎勿悠悠过一生,没头浸在涛浪里。
我今衰老百无能,随分山林且容与。
汝来问讯我合掌,觌面何曾孤负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