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惟寂》
《示惟寂》全文
元 / 无愠   形式: 古风

古人出家为生死,今人出家则否尔。

生死由来既不明,况复所为同俗子。

友不友兮师不师,浩浩成群习庸鄙。

触事如今已面墙,何待他年始知耻。

而汝既然为我徒,日用应须重操履。

教旨禅宗力究参,圣像晨昏更勤礼。

傥或一朝得入头,便有清声播人耳。

慎勿悠悠过一生,没头浸在涛浪里。

我今衰老百无能,随分山林且容与。

汝来问讯我合掌,觌面何曾孤负汝。

(0)
鉴赏

这首诗《示惟寂》是元末明初的无愠对弟子惟寂的教诲。诗中探讨了出家人的修行目的和日常行为的重要性。

首句“古人出家为生死,今人出家则否尔”对比古人和今人出家的不同动机,指出古人出家是为了生死解脱,而今人可能并非如此。接着,“生死由来既不明,况复所为同俗子”表达了对现今出家人未能明确理解生死问题,行为与世俗无异的担忧。

“友不友兮师不师,浩浩成群习庸鄙”批评了出家人在群体中缺乏真正的友谊和师道精神,只是随波逐流,习染庸俗。诗人强调“触事如今已面墙,何待他年始知耻”,指出当下就应反省自己的行为,不应等到将来才感到羞愧。

对于弟子惟寂,诗人提出期望:“而汝既然为我徒,日用应须重操履。教旨禅宗力究参,圣像晨昏更勤礼。”希望惟寂作为徒弟,应当重视日常行为,深入研究佛教教义和禅宗实践,对圣像进行虔诚的早晚礼拜。

最后,“傥或一朝得入头,便有清声播人耳。慎勿悠悠过一生,没头浸在涛浪里”鼓励惟寂努力修行,一旦有所成就,名声将传遍四方。同时警告弟子切勿虚度一生,要警惕沉溺于世俗的漩涡之中。

“我今衰老百无能,随分山林且容与。汝来问讯我合掌,觌面何曾孤负汝”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自己虽已老迈,但愿意在山林中与弟子共处,随时解答弟子的问题,不会辜负弟子的求学之心。

综上所述,《示惟寂》通过对比古今出家人的不同态度,强调了修行者应具备的正知正见、道德修养以及日常行为的重要性,并对弟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期望。

作者介绍

无愠
朝代:元

(?—1397)元明间僧。浙江临海人,字恕中,号空室,俗姓陈。初居径山,两坐浙东名刹。洪武中,日本国王慕名,奏请住持。太祖召之,以老病辞。有《山庵杂录》。
猜你喜欢

蓦山溪

清波桃叶,幻出刘郎路。

两桨载鸳鸯透金锁,重城几处。

低帏促坐,长似玉窗西。

行不得,且双归,蛱蝶香中去。

重来门巷,尽日飞红雨。

消息动阳关,暗凝愁、绕花钟鼓。

朱深碧浅,一幅可怜春,休进酒,与调筝,只结同心缕。

(0)

望江南·其二秋景

秋砧远,深夜响孤城。

冻月一痕分照影,寒风十里细传声。楼角数严更。

(0)

意难忘.雅集

一枕沧浪。在故园老矣,总胜他乡。庭柯留晚照。

寒雁待秋霜。菱角美,芋头香,赛洛浦伊鲂。

已惯听萧萧暮雨,曲唱吴娘。西陵刻烛飞觞。

彷古人八达,佐史三章。醉同陶令卧,醒亦次公狂。

看两鬓渐苍苍。遇斗酒须尝。

更相期、中秋月白,重九花黄。

(0)

点绛唇·其五沛上怀古

禾黍风清,乱山高下供凭吊。

龙吟虎啸,绛灌由屠豹。

转眼兴亡,陵阙余残烧,谁能料,汉家遗庙,明月依然照。

(0)

点绛唇·其三感旧

记得黄昏,眉梢微见红潮印。

夜深低问,酿作分离恨。翻悔当初,合了鸳鸯枕。

嗟孤另,欲通佳讯,人远天涯近。

(0)

凤凰阁.春晴

听朝来窗下,几声灵鹊。晓霞影透真珠幕。

最喜梅花台榭,暖生红萼。把燕子、芹泥干却。

佳人呵手,镜里尽情梳掠,还教安顿秋千索。

思昨日雨和风,何等轻薄。怎忍将春闲着。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