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一五八》
《诗偈·其一五八》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四大本无情,清虚无色声。

达人悟空理,知法本无生。

诸佛常现前,妙德亦同行。

无无无障碍,心牛不肯耕。

(0)
翻译
世间万物原本无情,空灵清静没有色彩和声音。
有智慧的人领悟到空的真理,明白法则是没有生灭的。
诸佛常在眼前显现,他们的奇妙美德也一同存在。
无中无碍,但人心中的执着如同牛不肯耕耘。
注释
四大:佛教中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
无情:指无情感或无固定形态。
清虚:清净虚无。
色声:色彩和声音。
达人:通达智慧的人。
空理:空的真理,即无我、无常等佛教教义。
无生:佛教中讲的法无生灭。
诸佛:众多佛陀。
妙德:极高的美德。
同行:一同存在。
无无:双重否定,表示无阻碍。
障碍:阻碍或困难。
心牛:比喻人心中的执着或顽固。
不肯耕:不愿意放弃或改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作品,体现了佛家禅理。"四大本无情,清虚无色声"表达了对物质世界(即佛教中的“四大”:地、水、火、风)的空性和超然之感,以及对世间万象缺乏永恒性的认识。"达人悟空理,知法本无生"则是说那些觉醒的人理解到宇宙的真理,本质上没有生命的产生。"诸佛常现前,妙德亦同行"表明各种佛的智慧和美德总是在我们面前显现,一直伴随着我们的修行。

最后两句"无无无障碍,心牛不肯耕"则描绘了在达到某种精神境界后,对世间束缚毫无挂念,但内心却仍旧不愿意去耕耘那些深植的烦恼和情结。整首诗通过对宇宙本质的思考,引导读者超脱尘世的迷乱,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题刘真君祠

冠挂谢埃雾,云乘上杳冥。

棠阴空五马,榆彩杂繁星。

圜叶馀神界,华林隐翠屏。

锦帏渺经纬,宝舄绝仪形。

旧井金丹閟,层坛玉露零。

千秋想灵气,何许仰天庭。

(0)

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鎗。

(0)

别有丹青图不得,数声渔笛月明中。

(0)

知赵鼎臣赠吕令二首·其二

坐衙官似坐禅僧,万物风行自饮冰。

纵解他心无所得,不知何处计才能。

(0)

次少伊韵反招隐

我已逾衰齿,公犹小五年。

少时能作赋,平日不言钱。

风采桓公雅,诗情白乐天。

朝纲方有赖,未可话归田。

(0)

送欧阳司理归荆南

荆南秀气有异才,我今见之欧阳子。

长年读书五车过,下笔神捷风云起。

一昨新书警末俗,儒衣喜好入骨髓。

此君矫矫出辈流,一心本学妙达理。

斯之自信谢党与,万口一律谁信尔。

眼明却见法令新,四海文章尽苏氏。

马群一遇伯乐空,近拔其尤自君始。

可怜平生万艰苦,及壮一官归故里。

丈夫行道会有时,用心深处良独知。

眼中人才不易得,凤翥龙骧非尔谁。

野人一身日百谤,人笑阮痴端不痴。

忆昔定交论心腹,示我青青千载期。

兹事风流定不朽,谢尔纷纷轻薄儿。

如此嘉会岂易得,端知聚散非人力。

相期远大莫相忆,要须身健且强食。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