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十三》
《诗并序·其十三》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富者办棺木,贫穷席裹角。

相共唱奈河,送著空冢各。

千休即万休,永别生平乐。

志者入西方,愚人堕地狱。

掇头入苦海,冥冥不省觉。

擎头乡里行,事当逞靴袄。

有钱但著用,莫作千年调。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以及对人生结局的不同看法。王梵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归宿:富人死后可能享受某种形式的安息,而穷人则可能面临更为悲惨的命运。诗中通过“富者办棺木,贫穷席裹角”这一对比,形象地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接着,“相共唱奈河,送著空冢各”一句,暗示了人们对于死亡的共同恐惧和对死后世界的不同期待。富人与穷人最终走向不同的命运,一个可能进入某种理想之地(如西方净土),另一个则可能坠入地狱或沉沦于苦海之中。这种对比强调了道德与行为对个人来世影响的重要性。

最后,“掇头入苦海,冥冥不省觉。擎头乡里行,事当逞靴袄。有钱但著用,莫作千年调。”这几句诗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警示。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合理使用财富,避免虚度光阴。同时,也暗示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层面的修行和道德的培养,因为这些将决定一个人死后的真实命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深刻揭示了唐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批判性和哲理性。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和立斋书怀二首·其一

病暑已成痼,尘埃凝简竹。

萧萧北窗下,闭门惠茕独。

曜灵欲西迈,风露涕心目。

仰观牛女星,相望明河曲。

谁能却凤皇,共此鹜鸡逐。

美人天一方,邮音空往复。

寥寥明月怀,翳翳谈间玉。

欢喜闻归期,絷彼白驹谷。

幸自有长林,尚可停鸾鹄。

(0)

除夜访杨此斋·其一

除夕家家整世氛,老来天赐一閒身。

正当风雪翻空急,面拂冰花访故人。

(0)

书补之梅

玉质敷腴宫样妆,风流终愧水云乡。

一村飞落人间世,添却逃禅百倍香。

(0)

蝶恋花·其四

镂雪成花檀作蕊。爱伴秋千,摇曳东风里。

翠袖年年寒食泪。为伊牵惹愁无际。

幽艳偏宜春雨细。红粉阑干,有个人相似。

钿合金钗谁与寄。丹青传得凄凉意。

(0)

清平乐·其二

断桥流水。香满扶疏里。忽见一枝明眼底。

人在山腰水尾。梨花应梦纷纷。征鸿叫断行云。

不见绿毛么凤,一方明月中庭。

(0)

水调歌头·其七寿查郎中

淮海一星出,分野到梁州。

玉京群帝朝斗,公在列仙流。

尽扫欃枪格泽,高拱紫微太乙,霞佩拂红裯。

非雾非烟里,永侍绀云裘。日南至,月既望,寿君侯。

梅花满眼,一朵聊当一千秋。

半夜玉堂承诏,翼旦路朝宣册,归去作班头。

风静瞿塘峡,安稳放行舟。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