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质敷腴宫样妆,风流终愧水云乡。
一村飞落人间世,添却逃禅百倍香。
玉质敷腴宫样妆,风流终愧水云乡。
一村飞落人间世,添却逃禅百倍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和一副精致的梅花画。"玉质敷腴宫样妆"中的"玉质"形容女子肌肤如玉般细腻光滑,"敷腴"则是形容妆容的精致与丰润,而"宫样"则暗示着这位女子可能出自深闺大院,气质不凡。"风流终愧水云乡"中,“风流”指的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气质与风采,而“水云乡”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境,象征着一个超凡脱俗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女子难以忘怀的情感。
"一村飞落人间世"描绘了一幅梅花图在民间流传的场景,其中“一村”可能指的是画中的背景,而“飞落”则形容梅花纷飞,给人带来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添却逃禅百倍香"表达了诗人观赏这幅画时心中所生的感慨,即在这种美的薰陶下,连禅意也变得更加深远和迷离,而“百倍香”则形容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清高脱俗之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女子的美丽,还通过对梅花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江头何处带春归。
玉川迷。
路东西。
一雁不飞、雪压冻云低。
十里黄昏成晓色,竹根篱。
分流水、过翠微。
带书傍月自锄畦。
苦吟诗。
生鬓丝。
半黄烟雨,翠禽语、似说相思。
惆怅孤山、花尽草离离。
半幅寒香家住远,小帘垂。
玉人误、听马嘶。
江鶂[1]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翠罂汲晓,欸乃[2]一声秋曲。
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
鼓春波、载花万斛。
帆鬣转、银河可掬。
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秋入中山,臂隼牵卢纵长猎。
见骇毛飞雪,章台献颖,臞腰束缟,汤沐疏邑。
筤管刊琼牒。
苍梧恨、帝娥暗泣。
陶郎老、憔悴玄香,禁苑犹催夜俱入。
自叹江湖,雕龙心尽,相携蠹鱼箧。
念醉魂悠扬,折钗锦字,黠髯掀舞,流觞春帖。
还倚荆溪楫。
金刀氏、尚传旧业。
劳君为、脱帽篷窗,寓情题水叶。
江鶃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翠罂汲晓,欸乃一声秋曲。
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
鼓春波、载花万斛。
帆鬣转、银河可掬。
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
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
霜被芙蓉宿。
红绵透、尚欺暗烛。
年年记、一种凄凉,绣幌金圆挂香玉。
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
叹画图难仿,橘村砧思,笠蓑有约,莼洲渔屋。
心景凭谁语,商弦重、袖寒转轴。
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
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
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
云梁千尺。
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
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
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
今夕何夕。
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