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二首·其二》
《咏史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保惜金瓯未必非,台城至竟亦灰飞。

隐侯老任梁朝事,却为闲情减带围。

(0)
注释
保惜:保护和保持。
金瓯:比喻完整的国家疆域。
未必非:不一定没有可能。
台城:古代南京的别称,曾是东晋、南朝的皇宫。
竟:最终。
灰飞:形容事物消失或毁灭。
隐侯:指隐居不仕的官员。
老任:老去担任。
梁朝事:指南朝梁代的事情。
闲情:闲适的心情。
减带围:减少衣带的宽度,形容人消瘦。
翻译
保持国家完整也许并非不可能
台城最终也化为灰烬
鉴赏

这两句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咏史二首·其二》。刘克庄以其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对往事的沉思著称,这在他的咏史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保惜金瓯未必非”,这里的“金瓯”通常指代古时贵族或官员佩戴的一种玉器,象征着权势与荣华。诗人提醒我们即便是那些曾经辉煌无比的物品,也可能随着时间流逝而不再被珍视。

“台城至竟亦灰飞”,“台城”往往指代古代帝王的宫殿或高官的府邸,这里的“至竟”意味着最终的结局。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感,即使是宏伟壮丽的建筑,最终也可能化为尘埃,消逝于无形之中。

“隐侯老任梁朝事”,这里的“梁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的梁朝。诗人提及梁朝的事迹,并且用“隐侯老任”来表达对往昔繁华已过、英雄末路的感慨和怀念。

“却为闲情减带围”,这句话则是说诗人在回望历史时,不禁减少了日常生活中的奢侈与装饰,用以平复自己的闲适之情。这里体现出诗人对过往的反思以及对个人生活态度的选择。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繁华与衰败的咏叹,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个人生活的简约理念,既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怀,也体现了他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夕庵观吴寿宁画

樛木蟠崖错节深,拍天风浪捲江心。

有人来问夕庵境,万里孤云无处寻。

(0)

上元口号呈莫令三首·其一

令君忧乐与民同,灯火随时祝岁丰。

我亦颇怀归去乐,田蚕处处逐儿童。

(0)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其十九

溪上秋来境倍佳,附城犹尔况村赊。

却嗟政尔营行棹,不得于兹理钓车。

(0)

题弦风亭

怪他蟹舍蚝房地,不是吟情住亦难。

数尺短墙围昼寂,半钩疏箔障春寒。

水生草满蛙鸣合,日薄花阴鹤梦安。

底处青衫病司马,浩歌东望取琴弹。

(0)

南乡子

束发领西藩。

百万雄兵掌握间,召到庙堂无一事,遭弹。

昨日公卿今日闲。拂晓出长安。莫待西风割面寒。

羞见钱塘江上柳,何颜。瘦仆牵驴过远山。

(0)

竹·其一

一抹轻烟隔小桥,新篁摇翠两三梢。

惜春不觉归来晚,花压重门带月敲。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