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杏·其二》
《杏·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上林千叶想芳华,驿路婆娑也自嘉。

真觉春光不偏党,一般绘到野人家。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杏(其二)》。诗中描绘了杏花在上林和驿路上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春天普遍生机的感慨。

首句“上林千叶想芳华”,以“上林”象征广阔的园林或自然景观,想象着千朵杏花绽放,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展现出春天的繁华与生机。这里的“千叶”不仅指数量众多,更寓意着繁盛与美好。

次句“驿路婆娑也自嘉”,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平凡的驿路。即使是在这条普通的道路上,婆娑摇曳的杏树也自有一番嘉美之处。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杏花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第三句“真觉春光不偏党”,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深刻感悟。他认为春天的美景并非只属于特定的地方或事物,而是普遍存在于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无一例外。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春天万物复苏、和谐共存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一般绘到野人家”,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是普遍的,不仅仅局限于城市或皇家园林,即使是寻常百姓之家也能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喜悦与生机。这句话以“野人家”为视角,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亲切,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是贴近生活的,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春天普遍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雨后·其一

忽雨乾坤变,将秋气候宽。

林亭欣濯濯,柳岸渺漫漫。

一饭饱无那,连村枕可安。

举觞属明月,急雨放云端。

(0)

南歌子

懒傍青鸾镜,慵簪翠凤翘。玉屏春重宝香销。

因甚不忺梳洗、怕登楼。载酒垂杨浦,停桡杜若洲。

伤春情绪寄箜篌。流水残阳芳草、伴人愁。

(0)

寒食日游百花亭

晴气已复浊,虚馆可淹留。

微花耿寒食,始觉在他州。

自闻鼙鼓聒,不恨岁月流。

乱代有今夕,兹园况堪游。

云移树阴失,风定川华收。

曳杖新城下,日暮禽语幽。

群行意易分,独赏兴难周。

永啸以自畅,片月生城头。

(0)

陈叔易赋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诗邀同赋因次其韵

维摩之室本自空,忽惊满月临丹宫。

稽首世尊真实相,不比图画填青红。

天女之孙擅天巧,经纬星宿超庸庸。

沦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祇园中。

意匠经营与佛会,七宝欲动声珑珑。

眉间毫光放未尽,指下已带旃檀风。

飞梭本是龙变化,挟大威德行神通。

恍若祇洹遇佛影,岂彼台像能比崇。

共惟此事不思议,细看众巧无遗踪。

日浮鸡园赤烂烂,天入鹫岭青丛丛。

那知金臂是正倒,但觉已挫千魔锋。

龙天四众俨然侍,喜满尺宅俱成功。

向来八风几卷地,众宝行树无摧桻。

老萧区区佛所悯,岂与十二蛲蛔同。

重云之殿珠作帐,一朝入海奔雷公。

幸留此像不为少,福聚万纪兼千总。

馀休八叶终灰烬,坚固却赖三眠虫。

似闻法猛藕丝像,当时已不随烟东。

煌煌二宝照南北,客摄万鬼专其雄。

龙华已耀东坡墨,惊梦不假撞洪钟。

唯有兹图晦几岁,留待公句贻无穷。

画沙累土皆见佛,而况笔墨如此工。

亦念众生业障厚,要与机杼聊分攻。

从今俱尽未来世,买丝不绣平原容。

(0)

月夜

独立夜轇轕,芦声泛遥津。

月下风起波,莽莽白龙鳞。

阴彩凝草木,暑气森星辰。

天地尘未消,江湖气聊伸。

人生几今夕,乱代偶此身。

胡为不少乐,况乃迹易陈。

三更大鱼舞,悄怆惊心神。

永怀骑鲸士,发兴烟中新。

(0)

宴坐之地籧篨覆之名曰蓬斋

不须杯勺了三冬,旋作蓬斋待朔风。

会有打窗风雪夜,地炉孤坐策奇功。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