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连三月,起来几半人。
腕柔妨草圣,目眩隔花神。
颓魄岂常望,残芳不再晨。
徘徊盼庭树,犹喜小阳春。
卧病连三月,起来几半人。
腕柔妨草圣,目眩隔花神。
颓魄岂常望,残芳不再晨。
徘徊盼庭树,犹喜小阳春。
这首诗《小雪》由宋代诗人吴泳所作,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床三个月后,身体逐渐恢复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联“卧病连三月,起来几半人”,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长时间卧病的状态,以及病愈后身体的变化,暗示了病情的严重与恢复的不易。
颔联“腕柔妨草圣,目眩隔花神”进一步描述了病愈过程中的身体状况。腕部的柔软影响了书写(草圣指书法),眼睛的眩晕使得欣赏花朵失去了往日的神采。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身体逐渐恢复的过程。
颈联“颓魄岂常望,残芳不再晨”则转向对自然现象的思考。颓魄(落日)并非总是期待,残余的花香也不再如清晨般清新。这里既有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也暗含着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思。
尾联“徘徊盼庭树,犹喜小阳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渴望与珍惜。即使是在病后,诗人仍能在庭园的树木间寻得一丝生机与希望,对即将到来的小阳春充满期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病痛中恢复的过程,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