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逢行》
《相逢行》全文
明 / 薛始亨   形式: 古风

专城四十佩双鱼,相逢狭路七香车。

西北浮云吴会远,东南旭日杏梁初。

青鸟未能通锦字,春波那得比清矑。

寂寂独归垂阿锡,区区何以致瑶琚。

为怜兰蕙清芬气,恨不移根傍玉除。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薛始亨的《相逢行》,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两位旧友在偶然间相遇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首联“专城四十佩双鱼,相逢狭路七香车”,开篇即以“双鱼”与“七香车”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物象,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略带浪漫的氛围。双鱼常被视作友谊的象征,而七香车则代表了奢华与尊贵,两者结合,不仅描绘了友人身份的高雅,也预示着两人关系的深厚。

颔联“西北浮云吴会远,东南旭日杏梁初”,通过空间方位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对眼前相遇的喜悦。吴会(古代地名)与东南的旭日、杏梁形成鲜明对照,既展现了地理上的距离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希望的新生。

颈联“青鸟未能通锦字,春波那得比清矑”,运用了“青鸟传信”的典故,表达了无法直接传达心意的遗憾,同时也将春水的清澈与友情的纯净进行类比,强调了友情的纯洁与珍贵。

尾联“寂寂独归垂阿锡,区区何以致瑶琚”,通过描述友人独自离去的场景,以及自己虽有珍宝却难以表达心意的无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阿锡(古代乐器)与瑶琚(珍贵的玉器)的对比,既体现了物质世界的丰富,也反映了精神世界的空虚与追求。

最后,“为怜兰蕙清芬气,恨不移根傍玉除”,以兰花和蕙草的清香比喻友情的高洁,表达了对美好友情的珍惜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遗憾,即希望这份友情能如同兰花般,生长在更为尊贵的环境中。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相遇、离别、思念等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复杂,以及人在面对情感时的无奈与渴望。

作者介绍

薛始亨
朝代:明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为安总管寿

记凤凰城下,走飞骑、扈龙舟。
正春水生波,头*落雪,风偃貂裘。
西南*司高选,自并汾以去数君侯。
处处随车有雨,行行白简生秋。
今年冠盖驻梁州。
民物沸歌讴。
看绿水平田,人家烟火,桑柘鸣*。
辉辉虎头黄节,道看看、飞下日边头。
尽把中原山色,与君同醉南楼。

(0)

木兰花慢 次韵奉答刘兄

记汉皋亭上,从别后、几秋风。
爱诗酒追随,衣冠雅重,车骑雍容。
回头白云汾水,又传将、淮海避青*。
官府年来有禁,音书未易相通。
肝肠如铁气如虹。
佳句入清雄问渭北江东,暮云春树,此意谁同。
虚名百年惭愧,赖吾乡、风味近河东。
几日凤凰山下,鸡豚社酒迎逢。

(0)

木兰花慢 赠阆州扬宣抚

问高城铁*,缘底事、净妖氛。
道霜落长安,元**令,万骑云屯。
人人知自有用,望金汤、直上撼乾坤。
海陆鲸*掀舞,秋风怒卷孤豚。
将军。
却恐炽灾熏。
玉石到俱焚。
便立马城头,扶伤*病,不侈奇动。
区区莹蜂螳臂,算从今、都合□平吞。
一片旌旗闲暇,梦魂常绕*门。

(0)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
满林残照见归鸦。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1]夜煮茶。

(0)

木兰花慢 次高郎中道凝韵

千古汗青,勋业几人,能是雄杰。
麒麟画像当年,转首许多除折。
前村月底,一壶春酒追随,梅花解软肝肠铁。
万事尽悠悠,只固吾穷节。
愁绝。
游岁暮,栖迟风雨,一枝鸠拙。
意广才疏,事与古先殊别。
梦中乡国,闲时独上城楼,角声旗影供凄切。
醉里倚阑干,满西山晴雪。

(0)

木兰花慢 为完颜振之寿

笑功名谩我,都几许、竟匆匆。
记玉佩红*,长安陌上,人指青*。
归来买田故园,尽人间社燕与秋鸿。
唤奴*鱼溪上,看儿种豆村东。
算来何物是穷通。
只有读书功。
爱杖履风流,崖西古石,舍北长松。
宦尘千丈如海,更何心、鞍马避奴童。
万古醉中天地,井蛙湖海元龙。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