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
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
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
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
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珣的《定风波(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隐逸生活和超脱世俗的愿望。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开篇两句,便设定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烟霞”象征着远离尘世的仙境,“隐沦”则是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接着,“功成”表明一旦事业有成,就会选择归隐,去欣赏那五湖之春的美景。
“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诗人在一叶扁舟上吟诵诗歌,不禁又一次沉浸于酒精的陶醉之中。这里的“云水”指的是流动不息的自然景象,“此时方认自由身”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自我认同和对自由状态的感悟。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在一个以花为岛,以鸟鸥为伴的深幽之处,诗人长久以来没有见过喧嚣都市和朝廷官员,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漠。
“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已经领悟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种心灵的满足和快乐是深藏不露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他穿着简单的服饰(“荷衣”),佩戴着没有丝毫尘埃的蕙带,象征着他已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洁净和超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陌上三月时,柔桑多绿枝。
携筐行采叶,日暮畏蚕饥。
君来驻车马,相逢在桑下。
谩说同心言,不是知音者。
君贵多辉光,妾贱无红妆。
自信田间妇,难从天上郎。
长安画楼宇,无限如花女。
使君当早归,莫共罗敷语。
荷叶黄,荷叶青,四月五月风日清。
荷叶青,荷叶黄,八月九月秋风凉。
越湖女儿颜似玉,隔船窥郎心眼熟。
赤尾鲤鱼花下游,白头鸳鸯露中宿。
欢会苦乖绝,岁月同飞杨。
王母不西游,蛾眉刷秋霜。
少年之乐乐未央,莫遣老大徒悲伤。
独不见,荷叶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