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于平舒倦眼,襄阳佳处亦班班。
烧香岘好思三岘,八叠山高似万山。
喜此经行无雨阻,向来游览坐天悭。
山灵定笑贵野鹜,默遣归求邦域间。
路入于平舒倦眼,襄阳佳处亦班班。
烧香岘好思三岘,八叠山高似万山。
喜此经行无雨阻,向来游览坐天悭。
山灵定笑贵野鹜,默遣归求邦域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过八叠山》,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路入于平舒倦眼”写出了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后,眼前景色的平缓和舒适,让疲惫的眼睛得到了放松。接下来,“襄阳佳处亦班班”点出襄阳之地的美好,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赞赏。
“烧香岘好思三岘,八叠山高似万山”两句,诗人将眼前的八叠山与著名的岘山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八叠山峻岭的惊叹,认为其高度仿佛能与万山争辉。这里的“烧香岘”可能指的是岘山的一处名胜,诗人借此引发对其他两岘的联想。
“喜此经行无雨阻,向来游览坐天悭”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的庆幸,因为没有雨水阻碍,得以顺利游览。然而,他同时也意识到这样的美景并非常有,似乎在感慨上天的吝啬。
最后两句“山灵定笑贵野鹜,默遣归求邦域间”,诗人以拟人手法,想象山灵在嘲笑自己过于追求俗世的快乐,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回归平淡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