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概天成所得偏,一来登览兴飘然。
拂云栏楯尘寰远,隔水楼台画幅全。
隐隐归舟摇落日,悠悠飞鸟破孤烟。
冷风可御非虚目,况是层峦对演仙。
胜概天成所得偏,一来登览兴飘然。
拂云栏楯尘寰远,隔水楼台画幅全。
隐隐归舟摇落日,悠悠飞鸟破孤烟。
冷风可御非虚目,况是层峦对演仙。
这首诗描绘了冷风阁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审美追求。
首联“胜概天成所得偏,一来登览兴飘然”开篇点题,赞美冷风阁的自然美景是上天赋予的独特魅力,初次登临便能激发诗人超凡脱俗的兴致。这里的“胜概”指的是胜景,而“天成”则暗示了这种美景是大自然的杰作,无需人工雕琢。“所得偏”则强调了这种美景的独到之处,只有少数人能够有幸领略其美。“一来登览兴飘然”则表达了诗人初次登临时的兴奋与飘逸之感,仿佛心灵得到了自由飞翔的快意。
颔联“拂云栏楯尘寰远,隔水楼台画幅全”进一步描绘了冷风阁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特点。通过“拂云栏楯”这一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冷风阁高耸入云,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氛围。而“隔水楼台画幅全”则以一幅完整的画卷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冷风阁周围水边楼台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中,令人陶醉。
颈联“隐隐归舟摇落日,悠悠飞鸟破孤烟”则通过动态的场景转换,展现了冷风阁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和谐。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远处隐约可见的归舟缓缓前行,与天空中的飞鸟形成对比,它们或悠然自得地翱翔,或轻巧地掠过孤烟之上,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丽画面。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引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思。
尾联“冷风可御非虚目,况是层峦对演仙”则表达了诗人对冷风阁独特气候条件的赞叹。在冷风阁,即使是在寒冷的天气里,也能感受到一种清新宜人的气息,仿佛可以抵御寒冷,这并非虚言。最后,“况是层峦对演仙”则以“演仙”二字,暗示了冷风阁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可能蕴含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让人联想到仙人居住的仙境,充满了神秘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冷风阁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
山回路转不知处,到今高士留空言。
太邱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
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
曾作诸生三十年,老来自种溪前田。
四百甲子颜犹少,有与疑年但一笑。
有时提壶过比邻,笑谈烂熳皆天真。
酒酣却说神光始,感慨汍澜不可止。
老人尚记为儿时,烟火万里连江畿。
斗米三十谷如土,春花秋月同游嬉。
定陵龙驭归苍昊,国事人情亦草草。
桑田沧海几回更,只今尚有遗民老。
语罢长谣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
与君同是避秦人,不醉春光良可惜。
春非我春,秋非我秋。
惟有桃花年年开,溪水年年流。为君酌酒长无愁。
《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清·顾炎武】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山回路转不知处,到今高士留空言。太邱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曾作诸生三十年,老来自种溪前田。四百甲子颜犹少,有与疑年但一笑。有时提壶过比邻,笑谈烂熳皆天真。酒酣却说神光始,感慨汍澜不可止。老人尚记为儿时,烟火万里连江畿。斗米三十谷如土,春花秋月同游嬉。定陵龙驭归苍昊,国事人情亦草草。桑田沧海几回更,只今尚有遗民老。语罢长谣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与君同是避秦人,不醉春光良可惜。春非我春,秋非我秋。惟有桃花年年开,溪水年年流。为君酌酒长无愁。
https://shici.929r.com/shici/qrTuy9Q.html
夜如昼。奈花径无花,酒徒断酒。
月仍前度月,人谁旧年旧。
谩愁髀肉生閒里,落得平消瘦。
况饥村、突冷馀尘,井荒缺甃。海气耳边骤。
怕鲸欲移宫,鳌思翻岫。晴过今宵,来夜再晴否。
霜风又捲山松发,秃似瞿昙首。
更何言、栗里门前病柳。
由我成汝形,形立影恒随。
朕兆匪无因,合离信有时。
三一理同然,各各不相期。
汝无遗景意,我岂逐汝摧。
进止终当无,胡为更徘徊。
汝常为我役,亦复生我悲。
稔知不长存,彭殇空尔为。
善恶吾自悉,讵为一身贻。
生死谁去来,大冶将同归。
面目安有穷,万化犹若斯。
只今鉴顾閒,任性齐灵皮。
卷舒从所欲,作起毋暂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