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林月逾白,满径横藻荇。
万籁总无声,大地此时静。
心迹两寂寞,尘杂不须屏。
檐前星已稀,池畔鹤初警。
独往亦独回,自顾形神影。
霜林月逾白,满径横藻荇。
万籁总无声,大地此时静。
心迹两寂寞,尘杂不须屏。
檐前星已稀,池畔鹤初警。
独往亦独回,自顾形神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夜晚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首句“霜林月逾白”以霜覆盖的树林和更加明亮的月光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满径横藻荇”描绘了月光下小径上藻类植物的倒影,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万籁总无声,大地此时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沉睡之中,只有诗人的心灵在独自跳动。这种对比手法凸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
“心迹两寂寞,尘杂不须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俗杂念的摒弃,暗示了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纯净。接下来,“檐前星已稀,池畔鹤初警”描绘了夜空中的星星逐渐隐去,池边的鹤开始发出警觉的声音,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觉醒。
最后,“独往亦独回,自顾形神影”点明了诗人的行动与思考,无论是独自前往还是返回,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独立与自省的状态,形影相吊,却也自在其中。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