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远曲二首·其一》
《寄远曲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秦塞君校笔,章台妾倚栏。

雁书何寂寞,龙剑有艰难。

烽燧春华暮,琵琶晓泪寒。

自知容色落,不忍对花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远方思念着她的爱人,情感深沉而细腻。首句“秦塞君校笔”,以“秦塞”点明地点,暗示两人相隔遥远,而“君校笔”则可能暗指丈夫正在忙碌工作或书写家信,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牵挂与等待。接着,“章台妾倚栏”一句,通过“章台”这一地名,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距离感,同时“妾倚栏”描绘出女子独自倚靠栏杆,眺望远方的情景,流露出孤独与思念之情。

“雁书何寂寞,龙剑有艰难”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雁书代表了传递消息的使者,但在这孤独的时刻显得格外寂寞;龙剑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宝剑,这里可能寓指丈夫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反映了女子对丈夫安危的担忧。这两句诗将空间的遥远与内心的忧虑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烽燧春华暮,琵琶晓泪寒”则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凄凉。烽燧是古代传递警报的信号,春华暮表示春天即将过去,暗示着时光的流逝;琵琶是古代乐器,常与离别、思乡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晓泪寒则描绘出女子清晨泪水的冰冷,表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哀伤与无助。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和乐器的音调,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深情的氛围。

最后,“自知容色落,不忍对花看”表达了女子因思念过度而感到自己容颜憔悴,甚至不愿面对美好的事物,如花朵,因为她无法从这些美好中获得安慰,反而会加剧内心的痛苦。这句诗深刻揭示了思念之人的内心世界,以及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远距离爱情中的思念、担忧、孤独与哀伤,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清音斋

绣错阶除花气薰,诚知大块有真文。

禽声不厌閒中听,泉响多从静后闻。

暂借梵言参色色,难称王道欲云云。

华胥梦里观无始,古鼎心香独自焚。

(0)

柳絮五首·其四

帘栊乱扑任雰霏,王谢应劳麈尾挥。

瓦雀半鹐书案腻,河豚欲上玉刀肥。

团风湘浦疑柑点,映月秦楼讶雪飞。

独有村民思麦雨,好将迷谷拟天衣。

(0)

咏牡丹拟禁体

叶概花姿天与真,松为好友石为邻。

可知气韵饶群卉,肯以容华媚主人。

蝶醉未醒风似麝,僧参初定月如银。

凭轩不杂笙歌赏,恐使清标渐染尘。

(0)

咏鳌山灯

驾山海上浮,秉烛夜中游。

腊尽烘春丽,崖悬挽水流。

灯王法轮转,蜃市化人稠。

但使机心息,蜕然万事休。

(0)

雪消

墙阴犹砌玉,池北渐镕银。

晃日浑无质,凝冰暂有鳞。

敷为大地泽,恰称一天春。

青女萧閒甚,星河欲理纶。

(0)

南至前一日诣斋宫斋宿·其二

槐柳成行界道明,铜壶漏永午窗晴。

篆烟微袅心如水,寂静阶墀近太清。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