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百战徯来苏,浸喜衣冠复旧区。
要得一行须老将,曾何千虑付狂夫。
山川感慨诗难尽,烟火萧条酒尚无。
若问西湖已芜没,望穷惟有几浮图。
中原百战徯来苏,浸喜衣冠复旧区。
要得一行须老将,曾何千虑付狂夫。
山川感慨诗难尽,烟火萧条酒尚无。
若问西湖已芜没,望穷惟有几浮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经战乱的将领归来时的情景,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开篇“中原百战徯来苏”,说明战争在中原地区已经结束,带来了苏醒之意,这里“苏”字有双关含义,一方面是战争的结束,另一方面也有将领个人心态从战乱中苏醒过来。
接着,“浸喜衣冠复旧区”,表达了对恢复往日平和生活的喜悦。在这里,“浸”字用得甚好,既有浸润之意,也可解为久缓之感,显示了一种期待已经变成现实的情景。
“要得一行须老将,曾何千虑付狂夫。”这两句诗转折了情绪,将领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和思考如同老将一般深邃,而他过去那些千头万绪的忧虑,则像是交给了一位不理世事的狂者。这两句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以及个人生命境遇的无奈。
“山川感慨诗难尽,烟火萧条酒尚无。”这两句则是从自然景物中汲取情感,山川带来的感慨之深,不可用诗歌完全表达,而现实中的繁华与奢侈(烟火)早已不再,只剩下萧条的遗迹。末了,“酒尚无”则是对过去生活快乐记忆的一种怀念,连带着对当前困顿状况的感慨。
最后两句“若问西湖已芜没,望穷惟有几浮图。”诗人通过提及西湖(此处应指杭州西湖),表达了对于昔日繁华景象已经消逝无踪的感伤。这里的“芜没”形容一种自然而然的衰退,而“望穷惟有几浮图”,则是说尽管四周环境已变得荒凉,但在心中仍保留着一些美好的记忆(浮图)。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更深入探讨了个人对于过往经验、内心世界以及现实变迁的感慨。
閒庭院,花落更斜阳。
肯与游丝为缱绻,莫将飞絮共平章。漂泊不能狂。
东风恶,无计挽红芳。
输与邻家蜂蜜好,不知何处燕巢香。回尽旧时肠。
花如画,未必画非真。
见说画中花不落,移家作个画中人。占取最长春。
春未肯,著我软红尘。
花若有情花亦瘦,十年香梦太酸辛。我与我温存。
正朱华照海,带碧瓦、参差楼阁。
故台更高,无风花自落。一梦非昨。
过眼千红尽,去来歌舞,怨粉轻衣薄。
青山客路鸪啼恶。泪断香绵,灯收雨箔。
颓然旧游城郭。尚幢幢日盖,残霸天邈。川盘岭礴。
算孤根易托。顿有离家恨,何处著。争枝又闹群雀。
似依依念定,惹茸曾约。芳韶好、柳黄初啄。
得知道、一样天涯化絮,到头漂泊。
山中事、分付榴萼。笑燕子、尚恋西园夜,春归未觉。
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与清游。
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
多少东风过了,去缥缈、何处勾留。
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悠悠。
芳辰转眼,谁料到而今,尽日楼头。
念渡江人远,侬更添忧。
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
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
近尊前、一声河满,声吞和泪肠热。
十年花事伶俜甚,禁得綵幡摧折。风雨咽。
为已断鹃魂,苦忆啼时血。情天一发。
念芳约俱寒,坠欢何望,曲怨玉笺裂。
花落后,无那佳人又别。胭脂犹有残雪。
天涯忍此春消息,不是众芳消歇。千万结。
剩弱线衰杨,青眼堪愁绝。倡条冶叶。
问底事干卿,一池吹皱,持恨与谁说。
暮烟团阵。收飞骑、空槽争报秋讯。
万蹄寒影动星光,莝久添灯烬。正野树、新黄乱陨。
垂缰磨损天闲印。
听嚼齧声残,又却顾丝鞭,冷落刍豆羞认。
当日奋鬣龙沙,一心功就,玉鞯归去安稳。
半筐衰草误雄姿,况短辕频困。笑帐外、霜华自忍。
金台声价飘零尽。
问夜阑、西风里,可有孙阳,暗怜神骏。
拂拭琴丝,徘徊镜槛,与花俱老。
单衫泥酒,片月入侬怀抱。
向空梁、数残漏声,故心待寄绵绵道。
者风吹笑语,望中还是,天涯芳草。春杳。家山好。
剩晚唱樵歌,倦云淼淼。知音不见,枉忆旗亭年少。
似行人、攀折去时,断肠柳外迷晚照。
恁荒凉、目送遥鸿,又说飞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