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轮应召出商颜,汉嗣濒危即日安。
若使四翁终羽翼,肯教雌雉变凰鸾。
蒲轮应召出商颜,汉嗣濒危即日安。
若使四翁终羽翼,肯教雌雉变凰鸾。
此诗《题四皓图》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描绘了四皓出山辅佐汉室的历史典故。诗中以“蒲轮应召出商颜”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四位高士响应朝廷召唤,从隐居之地商颜山出山的情景。接着,“汉嗣濒危即日安”一句,点明了他们出山的目的——在汉室危难之际,为国家带来安定与和平。
“若使四翁终羽翼,肯教雌雉变凰鸾。”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假设的手法,表达了如果四位高士始终隐居不问世事,那么原本平凡的雌雉(比喻普通百姓或事物)或许会变得如同凤凰(象征卓越、非凡),暗示了他们的出山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以及对国家稳定与繁荣的贡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采,也蕴含了深邃的政治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贤能之士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国效力的赞颂之情。
古今画品各成局,点染烟云不一足。
玉堂春色大文章,赏心无分于雅俗。
众香林里占花王,斗艳争奇归统属。
三阳开泰万象罗,朝尽深红与浅绿。
君不见周莲陶菊爱有偏,不及牡丹众所瞩。
可知世间富与贵,乃是人人之所欲。
须弥山北水晶宫,天开图画自璁珑。
不知何年飞海东,幻成三个玉芙蓉。
庄严色相俨三公,皓白须眉冰雪容。
夹辅日月拄穹窿,俯视众山皆群工。
帝天不许俗尘通,四时长遣白云封。
偶然一见杳难逢,唯有霜寒月在冬。
灵光片刻曜虚空,万象清明旷发蒙。
须臾云起碧纱笼,依旧虚无缥缈中。
山下蚂蟥如蚁丛,蝮蛇如斗捷如风。
婆娑大树老飞虫,攒肌吮血断人踪。
自古未有登其峰,于戏,虽欲从之将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