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北水晶宫,天开图画自璁珑。
不知何年飞海东,幻成三个玉芙蓉。
庄严色相俨三公,皓白须眉冰雪容。
夹辅日月拄穹窿,俯视众山皆群工。
帝天不许俗尘通,四时长遣白云封。
偶然一见杳难逢,唯有霜寒月在冬。
灵光片刻曜虚空,万象清明旷发蒙。
须臾云起碧纱笼,依旧虚无缥缈中。
山下蚂蟥如蚁丛,蝮蛇如斗捷如风。
婆娑大树老飞虫,攒肌吮血断人踪。
自古未有登其峰,于戏,虽欲从之将焉从。
须弥山北水晶宫,天开图画自璁珑。
不知何年飞海东,幻成三个玉芙蓉。
庄严色相俨三公,皓白须眉冰雪容。
夹辅日月拄穹窿,俯视众山皆群工。
帝天不许俗尘通,四时长遣白云封。
偶然一见杳难逢,唯有霜寒月在冬。
灵光片刻曜虚空,万象清明旷发蒙。
须臾云起碧纱笼,依旧虚无缥缈中。
山下蚂蟥如蚁丛,蝮蛇如斗捷如风。
婆娑大树老飞虫,攒肌吮血断人踪。
自古未有登其峰,于戏,虽欲从之将焉从。
这首《玉山歌》以瑰丽的想象描绘了一座神秘的玉山,其构思独特,意境深远。
诗的开头“须弥山北水晶宫,天开图画自璁珑”,以夸张的手法,将玉山比作位于须弥山北的水晶宫殿,仿佛是天开的画卷,玲珑剔透,展现出玉山的非凡之美。
接着,“不知何年飞海东,幻成三个玉芙蓉”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玉山的神奇与古老,它似乎是从大海彼端飞来,幻化为三朵玉质的莲花,充满了神秘色彩。
“庄严色相俨三公,皓白须眉冰雪容”描绘了玉山的庄严与高洁,仿佛是三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他们的面容如同冰雪般纯净,体现了玉山的神圣与纯洁。
“夹辅日月拄穹窿,俯视众山皆群工”则展现了玉山的崇高地位,它如同日月的支柱,俯瞰着群山,显示了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和权威。
“帝天不许俗尘通,四时长遣白云封”表达了玉山的超凡脱俗,它被神明所庇护,四季都被白云环绕,远离尘世的喧嚣,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偶然一见杳难逢,唯有霜寒月在冬”则点出了玉山的难得一见,只有在严冬的霜寒之夜,才能有幸一睹其真容,强调了其珍贵与神秘。
“灵光片刻曜虚空,万象清明旷发蒙”描绘了玉山的灵光闪耀,瞬间照亮了虚空,使万物清明,揭示了玉山的灵性与启示力量。
最后,“须臾云起碧纱笼,依旧虚无缥缈中”以云起云散的景象,再次强调了玉山的飘渺与不可捉摸,同时也暗示了其永恒的存在。
“山下蚂蟥如蚁丛,蝮蛇如斗捷如风。婆娑大树老飞虫,攒肌吮血断人踪”通过描绘山下的生物,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残酷与生存的艰难,与玉山的圣洁形成鲜明对比。
“自古未有登其峰,于戏,虽欲从之将焉从”则表达了对玉山的向往与敬仰,但又意识到其难以触及,体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启示的玉山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垓下将军夜枕戈,半夜忽然闻楚歌。
词酸调苦不可听,拔山力尽无如何。
将军夜起帐中舞,八百儿郎泪如雨。
此时上马复何言,虞兮虞兮奈何汝。
明君御四海,听鉴尽物情。
顾望有谴罚,竭忠身必荣。
兰茝出荒野,万里升紫庭。
茨草秽堂阶,扫截不得生。
能否莫相蒙,百官正其名。
恭己慎有为,有为无不成。
暗君不自信,群下执异端。
正直罹浸润,奸臣夺其权。
虽欲尽忠诚,结舌不敢言。
结舌亦何惮,尽忠为身患。
清流岂不洁,飞尘浊其源。
歧路令不迷,未远胜不还。
忠臣立君朝,正色不顾身。
邪正不并存,譬若胡与秦。
胡秦有合时,邪正各异津。
忠臣遇明君,乾乾惟日新。
群目统在纲,众星拱北辰。
设令遭暗主,斥退为凡民。
虽薄共时用,白茅犹可珍。
冰霜昼夜结,兰桂摧为薪。
邪臣多端变,用心何委曲。
便僻顺情指,动随君所欲。
偷安乐目前,不问清与浊。
积伪冈时主,养交以持禄。
言行恒相违,难餍其溪谷。
昧死射乾没,觉露则灭族。
《晋鼙舞歌五首·其五明君篇》【魏晋·无名氏】明君御四海,听鉴尽物情。顾望有谴罚,竭忠身必荣。兰茝出荒野,万里升紫庭。茨草秽堂阶,扫截不得生。能否莫相蒙,百官正其名。恭己慎有为,有为无不成。暗君不自信,群下执异端。正直罹浸润,奸臣夺其权。虽欲尽忠诚,结舌不敢言。结舌亦何惮,尽忠为身患。清流岂不洁,飞尘浊其源。歧路令不迷,未远胜不还。忠臣立君朝,正色不顾身。邪正不并存,譬若胡与秦。胡秦有合时,邪正各异津。忠臣遇明君,乾乾惟日新。群目统在纲,众星拱北辰。设令遭暗主,斥退为凡民。虽薄共时用,白茅犹可珍。冰霜昼夜结,兰桂摧为薪。邪臣多端变,用心何委曲。便僻顺情指,动随君所欲。偷安乐目前,不问清与浊。积伪冈时主,养交以持禄。言行恒相违,难餍其溪谷。昧死射乾没,觉露则灭族。
https://shici.929r.com/shici/Ha1mXFr4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