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鄜州留别王从事》
《鄜州留别王从事》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相识未十日,相知如十年。

从来易离别,此去忽留连。

路险行冲雨,山高度隔天。

难终清夜坐,更听说安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liúbiéwángcóngshì
táng / pín

xiāngshíwèishíxiāngzhīshínián
cóngláibiéliúlián

xiǎnxíngchōngshāngāotiān
nánzhōngqīngzuògèngtīngshuōānbiān

注释
相识:初次认识。
未十日:不到十天。
相知:相互了解。
如十年:如同十年的交情。
从来:一直。
易:容易。
离别:分离。
忽:忽然。
留连:舍不得离开。
路险:道路艰险。
行冲雨:冒着雨行走。
山高度隔天:山峰高得仿佛与天空相隔。
难终:难以结束。
清夜坐:宁静的夜晚独坐。
更:还。
听说:听说。
安边:边疆的安宁。
翻译
才认识没十天,却感觉像相交了十年。
一直以来,分离总是容易,这次却突然舍不得。
道路崎岖,冒雨前行,山峰高耸,仿佛与天相接。
难以度过这宁静的长夜,还要听闻远方的边疆安危消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所作的《鄜州留别王从事》。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相识未十日,相知如十年" 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与友人虽短暂的交往,却能迅速建立起深厚的了解和信任,这种关系仿佛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考验。

接下来的两句 "从来易离别,此去忽留连",表明过去的分别总是轻松容易,而这次却难以割舍,表现出一种不愿别离的情感。

"路险行冲雨,山高度隔天" 描述了外在环境的艰难和阻隔,这里既可以理解为客观环境的不便,也可以看作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这种环境似乎更加剧化了他们即将到来的分别。

最后两句 "难终清夜坐,更听说安边",则是诗人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中,无法入睡,只能通过他人的安抚之言来缓解自己的不安和思念。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也透露出对边疆安宁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友人的告别,展现了深情厚谊和对远方战事的担忧,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独特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禽言六首·其五婆饼焦

阿姥作饵,妇也烧之。承令弗虔,火则燎之。

古有顺妇,叱犬摽之。尔婆有饼,宜尔妇焦之。

(0)

度岭赴耒阳三首·其二

元夕村村鼓,春山处处花。

韶光宜对酒,行客倍思家。

(0)

车中杂言十首·其二

虎背危可骑,龙鳞逆堪折。

宛转母子间,亦掉茅焦舌。

(0)

于按察泉庄杂咏十四首·其六月池

清池如半璧,下浸青天月。

依稀玉兔边,侧露金银阙。

(0)

寄题袁永之列岫楼

高楼隔金阊,乃瞰横塘水。

画栋切云浮,雕题翼风起。

旷望临大荒,川原敞千里。

洞庭七十峰,罗列窗户里。

矧兹灵岩近,松桧森可指。

美人楼中居,懒慢谢冠履。

轻举希灵仙,高卧儗豪士。

支颐对青苍,傲然薄城市。

林烟润琴丝,湖月漾书几。

举酒歌慨慷,神游荡无涘。

玄晖傥可作,讵羡郡斋美。

(0)

寄荅陈大藩参二首·其一

官重今方伯,旬宣事独贤。

情飘五湖外,诗出万人传。

玉署虚仙籍,春江梦钓船。

祇愁凫舄影,难离紫宸天。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