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赭山分韵得成叶字·其二》
《赭山分韵得成叶字·其二》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古风

万生纷不同,宿昔有定业。

哀哉彼迁民,苦事乃稠叠。

累累庭际炊,采采涧底叶。

问渠胡为来,悲泪不盈睫。

连年避胡乱,生理安可说。

今年更仓皇,刍藁亦焚劫。

扶持过江南,十口四五活。

斗米六百钱,兼旬又风雪。

前时诏书下,振廪要周浃。

圣主甚哀矜,我曹空感咽。

愿今兵革罢,复得理归楫。

传闻菰蒲中,相杀血新喋。

本是耕田农,饥寒实驱胁。

须公语县吏,早与支米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以及他们为了生存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首句“万生纷不同,宿昔有定业”点明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暗示了战争打破了原有的生活秩序。接着,“哀哉彼迁民,苦事乃稠叠”直接揭示了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和生活的艰辛。

“累累庭际炊,采采涧底叶”描绘了难民在野外生火做饭、采摘野菜以维持生计的场景,生活条件极其艰苦。“问渠胡为来,悲泪不盈睫”表达了对难民为何背井离乡的疑问,以及他们内心的悲痛。

“连年避胡乱,生理安可说”强调了战争持续时间之长,以及它对人们基本生存权利的严重威胁。“今年更仓皇,刍藁亦焚劫”进一步描述了战火烧毁家园、粮食短缺的惨状。

“扶持过江南,十口四五活”反映了难民们为了生存而跨越艰难险阻,但存活下来的家人却寥寥无几。“斗米六百钱,兼旬又风雪”则展示了物价飞涨、生活物资匮乏以及恶劣天气对难民的双重打击。

“前时诏书下,振廪要周浃”提到朝廷曾颁布诏令,试图救济灾民,但实际效果有限。“圣主甚哀矜,我曹空感咽”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仁慈之心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最后,“愿今兵革罢,复得理归楫”表达了诗人对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渴望。“传闻菰蒲中,相杀血新喋”暗示了战争中的暴力冲突仍在继续。“本是耕田农,饥寒实驱胁”指出农民因战争而被迫离开土地,陷入饥饿和寒冷之中。“须公语县吏,早与支米帖”呼吁地方官员采取行动,提供粮食援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深刻反映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巨大破坏,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与所盘诸君会石幡还和杜老曲江韵

青禽竹上弄毛衣,飞上檐头唤不归。
清景每於诗裹见,羁愁惟到海边稀。
僧回古殿山礬落,客散空斋蝙蝠飞。
独对青山已惆怅,此情犹是月时违。

(0)

怀古愚兄

紫帽之峰兮高且崷,白云一片兮空悠悠。
我有兄兮在海陬,三月不见兮使人心忧。

(0)

庚辰岁寓开元东罗汉阁

有美者杰阁,凌然跨虚空。
有觉者彼岸,廓然大圆通。
而我独得蠢,於何而适从。

(0)

际从子伯恭不遇

我行独踽踽,聊复寻诸孙。
诸孙名有役,谁复相温存。
彼茁者汀芦,上有鹪鹩喧。
衡门可栖迟,清风自妍暄。
汲井欲灌环,灌园当灌根。
澡身欲树德,树德当树淳。

(0)

春日间游过石所山

盎盎春流水,微微风动苹。
江山一片石,童冠两三人。
落魄从渠笑,逍遥得我真。
百年浑是客,一月几佳晨。

(0)

寄呈张教论

天欲昌吾道,君来董县庠。
坛荒犹杏树,水落且芹香。
欲与二三子,皈依数仞墙。
若为鸥鹭伴,留住水云乡。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