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意·其三》
《遣意·其三》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宦游今倦矣,岁晚意何如。

腊雪不到地,春风先满闾。

邻翁寒乞炭,溪女晓供鱼。

多有梅花处,吾将卜隐居。

(0)
注释
宦游:在外做官。
倦矣:厌倦了。
岁晚:晚年。
腊雪:腊月的雪。
不到地:没有融化到地面。
春风先满闾:春风吹遍村庄。
邻翁:邻居老人。
寒乞炭:寒冷中乞求木炭。
溪女:溪边的女孩。
晓供鱼:清晨供应鱼类。
梅花处:梅花盛开的地方。
卜隐居:选择隐居。
翻译
我现在厌倦了在外做官的生活,到了晚年心情如何呢。
腊月的雪还没有融化,春风吹过时,整个村庄已经充满了暖意。
邻居老人在寒冷中向我乞求木炭取暖,清晨溪边的女孩已经准备好捕鱼供应市场。
那些梅花盛开的地方,我打算在那里选择一个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宦游生涯中感到倦怠,年岁已晚,对生活的态度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宦游今倦矣,岁晚意何如"两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对官场生活的疲惧以及面对年华老去时的心境。这里的“倦”字传递出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而“岁晚意何如”则是对未来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无奈与探询。

"腊雪不到地,春风先满闾"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感受季节更迭中春意渐浓的氛围。这里的“腊雪”通常指冬末未及时节的零星积雪,而“春风先满闾”,则是说春天的气息已经充盈在每一个角落。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从寒冷到温暖的转变,暗示着词人内心中对新生的渴望。

"邻翁寒乞炭,溪女晓供鱼"这两句,则是通过描写周围人的生活状况,来反映社会的困苦和词人自己的情感。这里的“邻翁”指的是邻里之中的老者,“乞炭”则表明了他们的贫寒;而“溪女晓供鱼”,则是说山间女子清晨就要去供应食物,透露出生活的艰辛。

"多有梅花处,吾将卜隐居"这两句,是词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选择。在这个季节里,梅花常常象征着高洁与坚强,而“吾将卜隐居”则是说词人希望在这些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和外部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自然、以及自我选择的一种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句·其九

后庭兰蕙寒无色,虚阁图书夕有尘。

(0)

宋颂九首·其六六合雷声

往在艺祖,未遑拓㝢。遗我圣宗,启此北土。

敢告太庙,惟皇孝武。

(0)

御史台牒督光台钱牒云以凭石柱镌名因戏书呈通判寺丞景元

幕中久次无他术,衔内兼官带宪司。

石柱镌名诚似是,豸冠加首竟何为。

几曾执简抨弹去,空被光台督责随。

一起鸳鸯戛云汉,应嗤燕雀守籓篱。

(0)

湖居杂兴八首·其二

脉脉吹香屋角梅,背风移烛小帘开。

凤城几日元宵近,一片箫声水上来。

(0)

红岩感怀四首·其二

猿啼兮鸟哀,风飕飕兮雪皑皑。

雪霁兮云收,思我故人兮伤怀。古径兮苍苔。

(0)

嘹唳畴尔怜,凄凉去何渺。

宁无稻粱谋,岂是江湖小。

昆仲畏弓矰,奴儓失昏晓。

关山夜月寒,风雨秋天杳。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