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冠供白蜜,无药得黄金。
至竟山中相,松风庭院深。
挂冠供白蜜,无药得黄金。
至竟山中相,松风庭院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挂冠供白蜜"暗示他放弃官场,甘愿过着简朴的生活,以采集白蜜自给。"无药得黄金"进一步强调他的清贫生活,不追求世俗的富贵。"至竟山中相"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选择,以及与世无争的高洁情操。最后两句"松风庭院深"则通过描绘松林间的庭院,渲染出一种宁静深远的隐居氛围,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君高尚品质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隐逸生活的崇尚。
东山谢安石,答尔张汝弼。
我渐旷达风,未免风流癖。
起来济苍生,谈笑安王室。
尔独不闻白眼王金陵,平生廉谨冠世名。
得君不啻鱼水乐,甘心乃从狐鼠朋。
只手上遮天眼黑,纵横颠倒县苍生,遂令磬石如浮萍。
乃知士当存大节,琐琐小器何足称。
尔生濂洛后,述途见日星。
当自得师报明廷,何须戏与我争衡。
东山石无语,落日天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