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竞捧心,妍丑西东施。
挥斤得妙质,舍子吾从谁。
所惜忧患馀,归计不暇迟。
继今省幽独,雁足时新诗。
世人竞捧心,妍丑西东施。
挥斤得妙质,舍子吾从谁。
所惜忧患馀,归计不暇迟。
继今省幽独,雁足时新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再次韵(其三)》,主要通过对比和反思世人的审美观,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价值的认识和个人选择的坚定。首句“世人竞捧心”描绘了社会上人们追求美的普遍现象,如同东施效颦般盲目跟风。接着,“妍丑西东施”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丑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挥斤得妙质”运用比喻,暗示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容貌,就像工匠挥舞斧头雕琢出珍贵的材质。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舍子吾从谁”,表明他选择跟随内心,不随波逐流。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忧虑,“所惜忧患馀”,感叹世事艰难,个人的归隐计划似乎被现实紧迫感所拖累。最后两句“继今省幽独,雁足时新诗”则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孤独中,也会保持自我反省和创作,通过书信传递新的诗歌,与朋友交流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和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
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
圆刚定质,混物非凡类。
仁处其中静忘意。
任蝶蜂狂绕,燕雀喧争,心君正,惟取清白自治。
黄衣从淡泊,此个家风异。
偶合阴阳弃神智。
怕旁人冷眼,嫌太孤高,尊俎地、聊许松梧同器。
待他日、山林不相容,请
趸锋摇,螳臂振,旧盟寒。
恃洞庭、彭蠡狂澜。
天兵小试,百蹄一饮楚江干。
捷书飞上九重天。
春满长安。
舜山川,周礼乐,唐日月,汉衣冠。
洗五州、妖气关山。
已平全蜀,风行何用一泥丸。
有人传喜,日边路、都护先还。
词品卷五,误作元将纥石烈子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