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其四》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其四》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绿发新。

故国依然乔木在,典刑复见老成人。

(0)
注释
道傍:道路旁边。
垂白:形容头发花白。
定沾巾:必定泪湿衣巾。
当年:过去的时间。
绿发:指年轻的黑发。
故国:故乡。
乔木:高大的树木,常用来象征古老的国家或文化。
典刑:法度,这里指代国家的风气或传统。
老成人:年长而有德行的人。
翻译
路边的老树下白发人定然泪湿衣襟,就像当年他们满头青丝般新鲜。
故乡的古老树木依旧挺立,再次见到的却是年迈的长者们。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之四。苏轼以其雄浑的文风和深厚的情感著称,这里通过“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绿发新”两句诗,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先,“道傍垂白定沾巾”,这里的“道傍”指的是道路旁边,而“垂白”则是指路边白色的花,可能是指柳絮或其他类似物象。诗人以此形容告别时的情景,朋友在离去之际仍旧不舍昔日之情,如同那垂下的白色花朵般,触动人心。

“正似当年绿发新”,这里的“绿发”是青春时代的比喻,而“当年”指的是过去。诗中将现在和过去相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更迭之感。作者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时光易逝,友情难得的情怀。

接着,“故国依然乔木在”,“故国”指的是旧日所居之地,而“乔木”则形容树木的挺拔和茂密。在这里,诗人通过故乡依旧的景象,传达了对过往生活的留恋之情。即便时光流转,但故土的风物依然如故,这份不变更显出作者心中的眷恋。

最后,“典刑复见老成人”,“典刑”通常指的是官职或职务,而“老成人”则是对人格高尚者的尊称。这里诗人提到朋友重逢,可能是在祝愿对方能够再次得到官职,并且继续保持其品德。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怀旧之情,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苏轼以此表达了人生变迁中的不舍与祝福,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送别诗篇。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赴官唐安益帅吴公以诗宠行次韵为谢

二十年前许进趋,六科重沗荐论书。

献言悟主惭明诏,乞禄还家得副车。

此日诗章形黼黻,当时匠手器轮舆。

恩知最厚难图报,有意高贤一挽裾。

(0)

代人进太皇挽词·其二

绛节排山仗,珠襦换玉衣。

不乘黄鹄去,即御赤鸾飞。

受谥心无愧,朝真德有辉。

太元庭上客,闻义亦歔欷。

(0)

秋风

万物已衰歇,乾坤正泬寥。

数声何处起,万窍一时号。

好木望君惜,残蓬任汝飘。

霜空静如扫,努力助飞雕。

(0)

云是口中气,雨是口中沫。

口中嘘吸须臾閒,天下焦枯一时活。

(0)

慢仙

急仙烧炼日盈罐,慢仙十日未能半。

一人卖药走不停,一人得金不肯换。

(0)

宿山馆·其九

解鞍息马夜将深,倦兴贪眠辄废灯。

感物忽惊尘世事,谈真却忆旧山僧。

当峰豹寝方潜雾,隔涧狐鸣若渡冰。

此处不唯饶物怪,从来歧路险层层。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