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秋瘴卷黄茅,壑泻东倾走怒蛟。
万壁泄云风自挽,六天战雹耳先聱。
大江独舸怜蓬鬓,古吹何年入画铙?
小泊芙蓉斜日岸,去寻鹦鹉碧山巢。
长空秋瘴卷黄茅,壑泻东倾走怒蛟。
万壁泄云风自挽,六天战雹耳先聱。
大江独舸怜蓬鬓,古吹何年入画铙?
小泊芙蓉斜日岸,去寻鹦鹉碧山巢。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长空秋瘴卷黄茅”以“长空”和“秋瘴”为背景,通过“卷黄茅”这一动态描绘,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压抑或不祥的氛围。接着,“壑泻东倾走怒蛟”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壑中的水流比作愤怒的蛟龙,生动地表现了水流的迅猛与力量。
“万壁泄云风自挽,六天战雹耳先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壮观与威力,云雾从万壁间涌出,风力强劲,仿佛在挽留云雾;而“六天战雹”则形象地描绘了冰雹的激烈碰撞,声音如雷鸣一般,展现出大自然的震撼力。
“大江独舸怜蓬鬓,古吹何年入画铙?”这两句转而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面对浩瀚的大江上孤独的小船,诗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孤独。“怜蓬鬓”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老珠黄的感慨;“古吹何年入画铙?”则蕴含着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最后,“小泊芙蓉斜日岸,去寻鹦鹉碧山巢”描绘了诗人暂时停靠在岸边,夕阳斜照的宁静画面,以及他心中对寻找美好栖息地的渴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
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
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
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
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
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
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沾洒。
尽晴春自老,乍翠巘、出清流。
望杳杳飞旌,翩翩戍骑,初过边头。
幽花尚猗短岸,渐鸣禽、唤友绕行輈。
端有雕戈锦领,竟驰騕袅骅骝。
凝眸。
雁入长天,羌管罢、陇云愁。
共解鞍临水,雷惊电散,雪溅霜浮。
玉觞正风味好,对幽香、堕蕊且消忧。
莫以纶巾羽扇,便忘绿浦沧洲。
林塘朱夏,雨过斑斑,绿苔绕地初遍。
叶底雏鸾,犹记日斜春晚。
芙蕖靓妆粉,傍高荷、闲倚歌扇。
轻风起,縠纹滟滟,翠生波面。
可是追凉月下,清坐久,微云屡遮星汉。
露湿纶巾,遥望玉清台殿。
白头共论胜事,须偿五湖深愿。
南枝好,有南飞乌鹊,绕枝低转。
声慑燕然,势压横山,镇西名重榆塞。
干霄百雉朱阑下,极目长河如带。
玉垒凉生过雨,帘卷晴岚凝黛。
有城头、钟鼓连云,殷春雷天外。
长啸,畴昔驰边骑。
听陇底鸣笳,风搴双旆。
霜髯飞将曾百战,欲掳名王朝帝。
锦带吴钩未解,谁识凭栏深意。
空沙场,牧马萧萧晚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