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无端日日新,自怜犹作百忧身。
孤灯听雨常终夜,一榼寻花又送春。
旋压麦糕邀父老,时分菜把饷比邻。
不须频起陈人叹,已是清朝六世民。
白发无端日日新,自怜犹作百忧身。
孤灯听雨常终夜,一榼寻花又送春。
旋压麦糕邀父老,时分菜把饷比邻。
不须频起陈人叹,已是清朝六世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排闷》,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其晚年的孤独与忧思。首句“白发无端日日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催人老的无奈,每日新增的白发让他深感自身衰老。接着,“自怜犹作百忧身”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处困境、忧虑重重的自我怜悯。
“孤灯听雨常终夜,一榼寻花又送春”两句,通过写诗人独自在夜晚听雨,以及在春天寻找花朵,描绘出他内心的孤寂和对生活的留恋。他试图借酒浇愁,但春天的逝去更增添了人生的无常之感。
“旋压麦糕邀父老,时分菜把饷比邻”则展现出诗人试图与邻里交往,通过分享食物来寻求一丝慰藉,体现了他的淳朴和人情味。然而,“不须频起陈人叹”一句,诗人劝慰自己不必过于沉溺于过去的哀叹,暗示他已经接受现实,不再过多地感叹往昔。
最后,“已是清朝六世民”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诗人以清朝六世以来的时间跨度,强调了自己的老去,同时也暗含对国家兴衰的感慨,表达出一种淡然面对人生变迁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反映了陆游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