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七夜》
《十七夜》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古风

三日不见月,见之半轮没,清光犹能鉴毛发。

不愁倒却婆娑树,只恐损破清虚阙。

清虚阙,在何许,白气荧荧走金虎。

虽有三万六千户,手提玉斤不敢补。

凉风飙飙自西来,吹我衣,心独苦,长歌潜行槛洲莽。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十七夜》描绘了夜晚月色朦胧的景象。诗人以三天未见月亮,再见时只剩半轮隐没为起笔,形象地展现了月光的清冷和稀疏。他担忧月色如镜,连细微的毛发都能映照出来,怕它过于明亮会破坏夜空的宁静("清光犹能鉴毛发,不愁倒却婆娑树,只恐损破清虚阙")。

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天空,询问“清虚阙”(指月亮)所在,描述月光如白气流转,仿佛在金色的天幕上移动("白气荧荧走金虎")。他感叹即使有众多星辰,也不敢轻易修补这如画的夜空。凉风吹过,诗人内心凄苦,只能低声吟唱,独自漫步在荒芜的洲渚上("凉风飙飙自西来,心独苦,长歌潜行槛洲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宇宙苍穹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南林南渚图

石苔凝绿上松根,前辈空留翰墨存。

寂寞云林堂下路,一峰残雨映孤村。

(0)

看山

老年已免缀朝班,林下于今许我閒。

流水小桥红叶径,杖藜随意看青山。

(0)

虎谷

虎谷名金山,客行初未识。

日午山下过,人面黄金色。

(0)

言别

夜值芭蕉雨,时当鄠杜秋。

匆匆无一语,相视上孤舟。

(0)

题画

秋霁爱登临,历历亭皋路。

不学米于菟,模糊雨中树。

(0)

虎山桥

霁雪东西崦,寒云上下沙。

何人吹玉笛,早有落梅花。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