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
水通云梦浦,人渡沔阳舟。
广泽侵吴壤,孤城接郢丘。
山分三楚断,溪入九江流。
寂寞休兵月,纷纭战国秋。
吴生来赤壁,魏武定荆州。
六代凭形势,群雄死寇雠。
凄凉帝子宅,浩荡祢衡洲。
万里浮云暮,千年故国愁。
武昌宫不见,麋鹿自群游。
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
水通云梦浦,人渡沔阳舟。
广泽侵吴壤,孤城接郢丘。
山分三楚断,溪入九江流。
寂寞休兵月,纷纭战国秋。
吴生来赤壁,魏武定荆州。
六代凭形势,群雄死寇雠。
凄凉帝子宅,浩荡祢衡洲。
万里浮云暮,千年故国愁。
武昌宫不见,麋鹿自群游。
此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的荒凉景象与历史沧桑,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华而今已成往事的感慨。
“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一句,勾勒出洞庭湖广阔无垠的田野与古老的黄鹤楼,景色中带有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情绪。
“水通云梦浦,人渡沔阳舟”则写出了水流通畅,人们在船上往来自如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现实、追寻理想之地的意境。
接下来的“广泽侵吴壤,孤城接郢丘。山分三楚断,溪入九江流”几句,更是深化了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国家兴衰更替、地理环境变化的宏大场面。
“寂寞休兵月,纷纭战国秋”一句,直接切入到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历史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战乱之苦难以及渴望和平的心声。
随后的“吴生来赤壁,魏武定荆州。六代凭形势,群雄死寇雠”几句,则是直接回顾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以及历代王朝对这一地区的争夺,通过这些历史细节,勾画出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背景。
“凄凉帝子宅,浩荡祢衡洲”一句,更是增加了诗歌中的感伤色彩,帝子之宅已成空壳,而那曾经的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的遗迹。
最后,“万里浮云暮,千年故国愁。武昌宫不见,麋鹿自群游”几句,则是诗人心中对故土难离、时光易逝之深沉感慨。武昌宫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麋鹿成群,自由徜徉,反映出一种历史沧桑与自然循环的哲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周边景色的描写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历史感怀。
发冢复发冢,无数白骨委荒茸;
高堂大厦密于鳞,更夺鬼区架柱栱。
轮奂构成歌舞喧,夜深却闻鬼声詾;
此屋主人皆壮士,闻之恬然稀怖恐。
壮士一去不复还,血溅原草无邱垄;
生存华屋几何时,俄见因果同一种。
新鬼归觅来故居,旧鬼揶揄笑且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