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十二》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十二》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古风

亭亭湘岸竹,炯炯湘波月。

其中雪垂垂,一树为谁设。

不应皂盖人,于此能忘折。

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

(0)
翻译
湘江岸边的翠竹挺立着,明亮的湘江月光照耀着水面。
月光下,竹枝上积雪如帘垂挂,仿佛专门为某人而设。
这不是为官者该有的心境,他们在这里或许能暂时忘却世俗的忧虑。
折下这竹枝寄托相思之情,或许能缓解内心的痛苦和分离的哀愁。
注释
亭亭:形容竹子高耸的样子。
炯炯:形容月光明亮。
皂盖人:指有官职的人,古代官员出行时有黑色车篷。
慰分裂:安慰因分离而产生的痛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湘江边清冷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亭亭湘岸竹",写出了竹子挺拔的姿态,矗立在湘江畔,展现出坚韧与高洁。"炯炯湘波月",则以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江面,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其中雪垂垂,一树为谁设",运用比喻,将竹叶比作雪花,暗示了竹子的洁白和静美,仿佛是特意为某人而设,增添了情感色彩。接下来的"不应皂盖人,于此能忘折",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身居高位、忙于政务的人的感慨,认为他们或许难以体会到这份自然之美,忘记折取这份宁静。

最后两句"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诗人借竹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即使不能亲手折取,也能通过想象或诗篇来寄托相思,以此来抚慰心中的孤独和分离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咏湘竹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八叠病鹤送春韵·其一

绝代蛾眉总隐沦,却教蓬齞占秾春。

书元已惜成功退,誓旦畴能著意珍。

西北浮云看渐厚,中原王气恐非真。

好天良夜匆匆去,尚有椒觞献颂人。

(0)

述怀叠东山韵·其八

天涯日倍永,随意写胸襟。

湖海英灵气,云泥出处心。

书酬双鹤寄,琴伴一蝉吟。

甘苦何人喻,举杯且自斟。

(0)

和老杜咏物小诗·其一

素秋常浴月,愈澹愈光明。

星界诸天判,河源万古清。

浪传使者舫,近接化人城。

正欲洗兵气,欃枪尔莫生。

(0)

佚题

勋业在边陲,老将今思赵充国;

久闲生髀肉,匈奴犹说李将军。

(0)

代孚威挽陈韬老

处天下之至难,行乎若素;

后百世而尚论,文如其人。

(0)

带家

家沿素浐通禅悦;带绕黄河勒汉铭。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