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斜日映帘低,百丈遥牵入贵溪。
社日忽惊玄鸟至,春风时听鹧鸪啼。
墟烟渺渺天将暮,江草萋萋路欲迷。
越水吴山行渐近,芒鞋到处可攀跻。
一竿斜日映帘低,百丈遥牵入贵溪。
社日忽惊玄鸟至,春风时听鹧鸪啼。
墟烟渺渺天将暮,江草萋萋路欲迷。
越水吴山行渐近,芒鞋到处可攀跻。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贵溪道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江南春日景象。首句"一竿斜日映帘低",以夕阳低垂的意象,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旅途的疲惫。"百丈遥牵入贵溪"则写出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溪流前行,远方的贵溪如同一条纽带,引领着他的脚步。
"社日忽惊玄鸟至",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玄鸟(燕子)的到来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春风时听鹧鸪啼",春风中鹧鸪的啼声,增添了旅途中的诗意,也寓含着淡淡的乡愁。
"墟烟渺渺天将暮",黄昏时分,村落的炊烟袅袅升起,弥漫在天际,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江草萋萋路欲迷",茂盛的江草让人感到路途的迷茫,也暗示了诗人对未知的探索与期待。
最后两句"越水吴山行渐近,芒鞋到处可攀跻",表达了诗人即将接近目的地,无论前方是越水还是吴山,只要有决心,穿着芒鞋也能攀登,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贵溪道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未知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