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近幽谷,井赋籍良田。
圣代无深隐,家山不直钱。
候耕看土脉,祈谷赛豚肩。
城市知何处,疏钟隔暮烟。
安居近幽谷,井赋籍良田。
圣代无深隐,家山不直钱。
候耕看土脉,祈谷赛豚肩。
城市知何处,疏钟隔暮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乡村老者在宋代盛世中的生活情景。诗人以"安居近幽谷"开篇,展现出老者居住环境的宁静与清幽。接着提到他依靠良好的农田("井赋籍良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暗示了他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和平年代的感激。
"圣代无深隐"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意味着在这个时代里,即使像老者这样的隐士也能安心生活,不必过于担忧隐藏的问题。"家山不直钱"则进一步强调了田园生活的价值,山川土地在这里比金银更有意义。
"候耕看土脉"写出了农耕生活的勤勉,老者根据土壤的情况来安排耕作,显示出他的农事知识和经验。"祈谷赛豚肩"描绘了传统的祈年仪式,通过献祭肥猪表达对丰收的期盼,体现了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
最后两句"城市知何处,疏钟隔暮烟"则以远方城市的隐约钟声和傍晚的炊烟为背景,对比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城市生活的遥远,表达了老者对乡村生活的满足和对尘世喧嚣的淡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村叟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安宁、淳朴以及对自然的亲近,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盛世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百花看遍莫如梅,更向群芳缺际开。
寒冷怕行门外路,为渠踏雪过山来。
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
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
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
百花洲上万垂杨,白鸥群里歌沧浪。
故人心事孺子高,故人诗句今陈陶。
短衣饭牛不逢尧,何如绣鞍上著锦宫袍。
瓦盆对客酌松醪,何如紫霞觞泛碧葡萄。
豆萁然火度寒宵,何如玉堂夜照金莲膏。
吟成秃笔写芭蕉,何如沉香亭北醉挥毫。
再三问君君不对,目送飞鸿楚天外。
细读山中招隐篇,超然意与烟霞会。
照影湖边双鬓皓,此计知之悔不早。
三椽可办愿卜邻,荷锸相随种瑶草。
《伏龙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隐乃唐诗人陈陶故圃曾景建作记俾仆赋诗》【宋·戴复古】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百花洲上万垂杨,白鸥群里歌沧浪。故人心事孺子高,故人诗句今陈陶。短衣饭牛不逢尧,何如绣鞍上著锦宫袍。瓦盆对客酌松醪,何如紫霞觞泛碧葡萄。豆萁然火度寒宵,何如玉堂夜照金莲膏。吟成秃笔写芭蕉,何如沉香亭北醉挥毫。再三问君君不对,目送飞鸿楚天外。细读山中招隐篇,超然意与烟霞会。照影湖边双鬓皓,此计知之悔不早。三椽可办愿卜邻,荷锸相随种瑶草。
https://shici.929r.com/shici/5DaPa7R1Y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