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斸荒寒地百弓,尽供弄月与吟风。
太平世界丰登外,小有洞天閒适中。
野服染成驼样褐,山花开到雁来红。
夕阳篱落谁呼唤,盂酒蹄肩赛社翁。
剩斸荒寒地百弓,尽供弄月与吟风。
太平世界丰登外,小有洞天閒适中。
野服染成驼样褐,山花开到雁来红。
夕阳篱落谁呼唤,盂酒蹄肩赛社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的生活画面。"剩斸荒寒地百弓,尽供弄月与吟风",表达了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那些曾经用于狩猎的工具现在只用来伴随明月和歌唱山风。"太平世界丰登外,小有洞天閒适中",隐士虽然身处太平盛世,但更喜欢在深山中的小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满足。
"野服染成驼样褐,山花开到雁来红"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他的衣衫因长时间浸染在自然中而变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而山花的颜色则是由远处飞来的大雁带来的红色。
最后两句"夕阳篱落谁呼唤,盂酒蹄肩赛社翁"表达了隐士对现实世界的淡然态度。夕阳下的篱笆边,似乎有人在召唤,但他更愿意享受独处时光,用酒和美食来庆祝自己的隐逸生活,就像古代的农耕节日里,人们相聚欢庆一样。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卷帘见月形神清,疑是山阴夜雪明。
长歌欲觅剡溪戴,怅然停杯远恨生。
尔营茅斋名快雪,邀我吹笙弄明月。
明星如银浮翳消,垂露成帷桂花发。
酒波荡漾天河倾,笙声袅袅秋风咽。
古人与我不并世,鹤思鸥情迥愁绝。
炎方有橦树,衣被代蚕桑。
舍西得閒园,种之漫成行。
苗生初夏时,料理晨夕忙。
挥锄向烈日,洒汗成流浆。
培根浇灌频,高者三尺强。
鲜鲜绿叶茂,灿灿金英黄。
结实吐秋茧,皎洁如雪霜。
及时以收敛,采采动盈筐。
缉治入机杼,裁剪为衣裳。
禦寒类挟纩,老稚免凄凉。
豪家植花卉,纷纷被垣墙。
于世竟何补,争先玩芬芳。
弃取何相异,感物增惋伤。
神犀然光射方诸,海水拆裂双明珠。
大珠飞上玉兔臼,小珠亦奔银蟾蜍。
千年太阴鍊成魄,岂识妖蟆吞啖厄。
刳胎乃堕欢伯计,玉斧椎开桃扇核。
茅山外史海上来,拾得海月称奇哉。
按剑或为龙鬼夺,掷手自戏仙人杯。
雄雷雌电绕丹屋,顾兔清光吞在腹。
醒来不记墨淋漓,尘世随风散珠玉。
铁崖仙客气如虹,金桥银桥游月宫。
素娥饮以白玉醴,羽衣起舞千芙蓉。
居然月宫化鲛室,坐见月中清泪滴。
我方醉卧玉兔傍,但觅大魁酌天浆。
不用白兔长生药,不用千年不死方。
鸱夷湖上水仙舟,舟中仙人十二楼。
桃花春水连天浮,七十二黛吹落天外如青沤。
道人谪世三千秋,手把一枝青玉虬。
东扶海日红桑樛,海风约住吴王洲。
吴王洲前校水战,水犀十万如浮鸥。
水声一夜入台沼,麋鹿已无台上游。
歌吴歈,舞吴钩,招鸱夷兮狎阳侯。
楼船不须到蓬丘,西施郑旦坐两头。
道人卧舟吹铁笛,仰看青天天倒流。
商老人,橘几弈,东方生,桃几偷。
精卫塞海成瓯窭,海荡邙山漂髑髅,胡为不饮成春愁。
成仙捷径,在玄关、一窍四通八达。
说与学人先立志,悟后只消时霎。
可笑迷徒,不求师指,执着旁门法。
般精般气,到头都是兜搭。
争知大道堂堂,坦平蓦直,也要师开发。
会得善行无辙迹,玄牝自然开阖。
一念无生,谷神不死,九转功周匝。
脱胎归去,大罗天上行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