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
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白蘋花,绕堤涨流水。
寒梅落尽谁寄。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
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
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白蘋花,绕堤涨流水。
寒梅落尽谁寄。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
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先的作品,名为《庆春泽(其一)》。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飞阁危桥相倚”一句,通过飞阁和危桥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又略带不安定的感觉,为下文描写的春日景色铺垫了氛围。紧接着,“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则是对人物与自然融合之美的刻画。这里的人物孤独地立于东风之中,而衣服上沾染着轻柔如棉絮的春日花粉,这不仅描绘了早春的气候,更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温暖而细腻触感的喜悦。
“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显示出诗人对江南的深厚情感,通过将现在的天气与记忆中的江南相比拟,强调了对那片土地的怀念。而接下来的“正白蘋花,绕堤涨流水”则继续描绘早春景色,其中白蘋花盛开,堤岸旁水流涌动,生机勃勃。
“寒梅落尽谁寄”这一句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梅花在严冬中独自开放而又寂寥无人欣赏,这里的“谁寄”暗示了诗人对美景的珍惜与孤独感。然而紧接着,“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则转换了氛围,将视野拉远至方春时节的广阔天空,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界无限可能性的赞叹。
最后两句“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则描绘了一种边塞之景,春意渐浓的草木交织,关城初关闭,夕阳下对着明亮而又有些许忧愁的月光,角声(一种乐器的声音)在烟霞中隐约响起,这些细节构筑出一幅边塞诗人的孤独与哀愁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江南怀念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受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
广州园官进渴水,天风夏熟宜濛子。
百花酝作甘露浆,南国烹成赤龙髓。
棕榈亭高内撤餐,梧桐井压沧江乾。
柏观金茎擎未湿,蓝桥玉臼捣空寒。
小罂封出香覆锦,古鼎贡馀声撼寝。
酒客心情辟酒兵,茶僧手段侵茶品。
阿瞒口酸那得梅,茂陵肺消谁赐杯。
液夺胡酥有气味,波凝海椹无尘埃。
向来暑殿评汤物,沉木紫苏闻第一。
开图纵奇观,江山郁相缪。
两垞矗岧岧,重湖渺浟浟。
邃宇抗疏岭,危亭俯圆流。
春坞辛夷发,夏陌高槐稠。
竹馆翠阴晚,萸沜红实秋。
远墅漆未割,近园椒欲收。
惊鸟避溪泉,野鹿逐岩幽。
日暮川上归,凉飙荡孤舟。
霭霭云气合,漠漠烟光浮。
顾思天宝初,纲纪坏不修。
《霓裳》按妖拍,鼙鼓起奸谋。
岂无匡济术,乃为间旷留。
菱歌自来往,葩辞更倡酬。
遂令摹写间,意度犹可求。
乾坤多变态,江海生暮愁。
白鸥飞不去,千载空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