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风激,心欲物触。风息波止,水性静渌。
物化欲留,心不静浴。未来觊觎,巳往系束。
不风而波,譬犹酖毒。迫而后动,过而不局。
善治心者,如水斯足。
水波风激,心欲物触。风息波止,水性静渌。
物化欲留,心不静浴。未来觊觎,巳往系束。
不风而波,譬犹酖毒。迫而后动,过而不局。
善治心者,如水斯足。
此诗以水波与风的关系隐喻人心与外界事物的关系。开篇“水波风激,心欲物触”,描绘了外界事物(物)对人心(心)的影响,如同风引起水面波动一般。接着“风息波止,水性静渌”则表明当外界影响消失时,内心自然恢复平静。然而,“物化欲留,心不静浴”指出即使外界不再干扰,内心的波动却可能持续存在,难以平复。
“未来觊觎,巳往系束”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束缚,暗示了人心中常有的矛盾情绪。“不风而波,譬犹酖毒”将内心的波动比作无风自生的毒液,形象地说明了内心的不稳定状态。最后,“迫而后动,过而不局”强调了在压力下行动的冲动性以及过后无法控制的情绪,进一步揭示了人心的复杂性。
“善治心者,如水斯足”则是全诗的总结,意指善于管理自己内心的人,就像平静的水面一样,能够保持内心的稳定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心与外界关系的微妙平衡,以及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君自许,此时可喜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难,常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
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
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
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
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
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
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
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
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
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
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
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