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驰山水国,野兴入秋多。
佳处每十宿,浩然时一歌。
渡江乘月坐,题石带云磨。
为问南峰主,相逢谓我何。
驱驰山水国,野兴入秋多。
佳处每十宿,浩然时一歌。
渡江乘月坐,题石带云磨。
为问南峰主,相逢谓我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答杨仪部》。邵宝以山水之兴,秋日之感,描绘了一幅行旅中的自然风光图。诗中“驱驰山水国”开篇即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的豪情,“野兴入秋多”则点明了时节与情感的契合。接下来的“佳处每十宿,浩然时一歌”两句,既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豪迈与洒脱。
“渡江乘月坐,题石带云磨”描绘了诗人夜渡江河,月光下的静谧场景,以及在石头上题字,与云雾相伴的悠闲生活。最后,“为问南峰主,相逢谓我何”则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山中主人的问候,同时也蕴含着对未知相遇的期待和好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心灵寄托的追求。邵宝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名驹汗血久不闻,天遣两苏空马群。
当时二十出西蜀,已说贾生能过秦。
玉堂词翰不起草,建隆以来能几人。
功名后世只忠谠,流落一生常苦辛。
心知才大难为用,小折波涛入嘲弄。
偶结江边一把茅,来作黄州十年梦。
劝君慎勿剪柔柯,雪堂杨柳公亲种。
扁舟夜入赤壁江,手持杯酒酹周郎。
酒醒月落赋已就,东方欲白天相将。
迩来不知谁好事,尽写公诗画图里。
短轴虽在人已亡,空著江波接天起。
浮云灭尽名不磨,千古长流似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