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殊未有梅看,莫是冬暄欠浅寒。
行到深山最寒处,两株香雪照冰滩。
城中殊未有梅看,莫是冬暄欠浅寒。
行到深山最寒处,两株香雪照冰滩。
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诗人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独特情感。开篇"城中殊未有梅看"说明在城市中难以找到梅花,或者说诗人对城中的梅花不感兴趣。紧接着"莫是冬暄欠浅寒"则表明可能是因为天气还不够冷,梅花尚未开放,或者说诗人期待的是那种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梅花。
诗人随后"行到深山最寒处"转而到了深山之中,在那最为寒冷的地方找到了两株梅花。这里的"香雪照冰滩"极富画面感,梅花如同洁白的雪,在冰凉的溪水旁边散发着清幽的香气。
整首诗通过对城乡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对比,以及寻找梅花的行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追求。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蕴含了诗人对于高洁独立品格的向往。
驷马高车,偏出自、膏唇画靥。
笑人世、无过软媚,两言包括。
公等坐谈差可耳,谁当局急知争劫。
看急装、宣武信英豪,冲寒猎。秋露至,虫成蝶。
春雨到,花生?。怕霜毛镜里,渐催刀镊。
发冢有书羞作盗,报雠无剑非真侠。
只醉乡、鏖战酒兵雄,腾三捷。
夫妇君臣,人之大伦。妇之从夫,犹臣于君。
一有急难,均为死节。庶几大义,不愧臣妾。
卓卓贤周,义不忘刘。濒危绐贼,窜身中流。
中流陨命,不但已已。容服整然,死如不死。
七日浮尸,溯流而还。夫故身同,面夫昔颜。
以义捐躯,孰不震骇。坟祠像设,孰忍迁改。
几经兵燹,忽焉就荒。有贤诸孙,嘅念弗忘。
既修其祠,复饰其像。澜海之壖,桂圃之上。
纂志标题,经两翰林。我言奚似,纪还于今。
薄俗何人,逆臣悖妇。闻风革心,凛然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