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
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
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
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
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降临的雨水为旱情解渴的景象。"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表明皇帝对于百姓的关怀,如同及时来到的雨水一样急不可待。"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则形象地描述了云朵携带着星辰般的水珠,从天而降,覆盖了整个宫城。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用细腻的笔触描绘雨丝如织网一般,轻盈地笼罩在高楼之上,同时也表现出雨水与天上的神灵相呼应。"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雨后清新的气息和景象,以及雨水带来的沁人心脾的甘美。
"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中,“湘燕”指的是南方的燕子,这里暗示了它们在雨后的欢快舞动。"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则是说小至一尺之水也能滋润万物,而大至于江河湖海,也都承载着这份恩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雨水滋养万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皇帝圣明仁慈的颂扬。
定交不在蚤,意合盖已倾。
胡侯西南来,两载同书檠。
与人徐有味,于世初无营。
虚舟澹容与,未易宠辱惊。
鱼龙同一波,中有千丈清。
道气自深稳,名言常简明。
南宫接东观,天衢势方亨。
梦回得远信,窥檐渚鸿鸣。
开书见连环,归兴浩已盈。
子政方校录,令伯俄陈情。
都门日毂击,杂袭炎凉并。
谁知此麾盖,独为思亲行。
夹道皆叹息,始识真重轻。
古来聚散地,雪野天峥嵘。
别袖不可挽,宿昔洲渚生。
君臣有大义,忠孝相持衡。
勉哉楙明德,清庙须栋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