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瓦拖黄,虾帘糁白,遥悬屋角天影。
一派空明,十分浓艳,未识施朱施粉。
轻寒乍暖,霞共雪、冷光遥衬。
西望西山,看雁行迟疑不定。半奁珊瑚朗润。
压冰壶、玻璃微印。又似玉儿娇,借红儿晕。
又似蓼花滩畔,有水鹭、沙鸥群相映。
如此风光,画工难尽。
鸳瓦拖黄,虾帘糁白,遥悬屋角天影。
一派空明,十分浓艳,未识施朱施粉。
轻寒乍暖,霞共雪、冷光遥衬。
西望西山,看雁行迟疑不定。半奁珊瑚朗润。
压冰壶、玻璃微印。又似玉儿娇,借红儿晕。
又似蓼花滩畔,有水鹭、沙鸥群相映。
如此风光,画工难尽。
这首《天香·雪后见霞》描绘了雪后霞光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开篇以“鸳瓦拖黄,虾帘糁白”描绘出雪后屋檐与窗帘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接着,“遥悬屋角天影”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天际与屋角相接,形成一幅深远的画面。
“一派空明,十分浓艳”则直接赞美了雪后霞光的纯净与鲜艳,两者并存,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之美,也凸显了色彩的丰富与生动。接下来的“未识施朱施粉”,以比喻手法,进一步强调了霞光的自然美,不需人工修饰,自成佳色。
“轻寒乍暖,霞共雪、冷光遥衬”描绘了季节变换中,冷暖光线交织的景象,霞光与白雪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最后,“西望西山,看雁行迟疑不定”通过雁群的动态,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半奁珊瑚朗润。压冰壶、玻璃微印”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珊瑚般的霞光在冰面上留下的美丽印记,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接下来的“又似玉儿娇,借红儿晕。又似蓼花滩畔,有水鹭、沙鸥群相映”则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展现了霞光与自然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色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整首词通过对雪后霞光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审美情趣的独特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