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征我武辑宁夷,一面姑宽顺应时。
奠远庶因愉素志,告成敢以达衷私。
音容三十四年隔,德泽百千万祀垂。
不数斯来缘有事,不疏每到迥含悲。
三征我武辑宁夷,一面姑宽顺应时。
奠远庶因愉素志,告成敢以达衷私。
音容三十四年隔,德泽百千万祀垂。
不数斯来缘有事,不疏每到迥含悲。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恭谒景陵》,通过诗文表达了对先皇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三征我武辑宁夷,一面姑宽顺应时”,描绘了先皇在对外征战中展现的勇武与对内政策的宽厚,顺应时代潮流,维护国家安宁。其中,“三征”可能指的是多次出征,体现了先皇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领土完整的重视;“辑宁夷”则表明了先皇致力于安抚边疆,促进民族和谐;“一面姑宽”则展现了先皇在处理内政时的宽容与智慧,顺应时势,稳定社会。
颔联“奠远庶因愉素志,告成敢以达衷私”,进一步阐述了先皇的志向与成就。通过“奠远”、“告成”等词,表达了先皇在治理国家、维护边疆稳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满足了其内心的愿望。“愉素志”、“达衷私”则暗示了先皇在追求理想与实现个人抱负过程中的喜悦与满足。
颈联“音容三十四年隔,德泽百千万祀垂”,深情地回顾了先皇离世三十四年来,其音容笑貌虽已逝去,但其仁德之泽却如同长河一般,流传至今,影响深远。这一联表达了对先皇德行的崇敬与怀念,以及对其留下的精神财富的珍视。
尾联“不数斯来缘有事,不疏每到迥含悲”,则表达了在特定时刻或面对先皇陵寝时,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一方面,由于事务繁忙或其他原因未能常来祭拜,心中不免感到遗憾与愧疚;另一方面,在每次来到陵前,都会深深感受到先皇的伟大与哀思,内心充满了悲痛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先皇功绩的颂扬,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寄托了对先皇的无限怀念与敬仰之情。
夜出真定府,已行一百里。
日晡人马倦,西风大无比。
大声长绕空,沙石四面起。
竹舆转人肩,翻翻欲见㡳。
偷眼望太行,乱云出其里。
落日映其上,昏黄到山趾。
投憩道边庙,相对袖缩指。
面色才一回,计程不可已。
入舆坐龟息,下帷任所诣。
渐闻栖鸦声,始知风稍止。
张镫到定州,空庭月如水。
欲看雪浪石,城闭二更矣。
夜卧声更寂,寒光忽透纸。
不知何时雪,茫茫没人履。
踏冰渡唐河,隔岸朝暾启。
金篦刮银海,看透镜中花。
花放红窗翠户,花落玉钩斜。
只有无情明月,还照有情世界,一笑劝流霞。
碧海几回首,云气渺无涯。贻汉佩,怀洛枕,泛星槎。
虚无缥缈之所,别有美人家。
万劫朱颜不老,那许露昙朝唏,赚去好年华。
双眼即蟾魄,不受软红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