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觉山外补之温州》
《送觉山外补之温州》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古风

白云苍苍兮珠江泱泱,觉山之去兮谁与翱翔。

江水泱泱兮山云长,我思觉山兮安可忘。

飞云蒙头兮隐青霞,揽云月兮为家,觉山不来兮令我长嗟。

长嗟兮舒啸,四山暮兮猿鸟号噭。

山容蹙兮予怀悄悄,青衿送子兮三水之表。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觉山前往温州时的复杂心情和壮丽景色。首句“白云苍苍兮珠江泱泱”,以“白云”、“苍苍”、“珠江”、“泱泱”等词描绘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景象,既烘托了离别的氛围,也暗示了觉山即将前往的温州之地的广阔与深远。

“觉山之去兮谁与翱翔”一句,表达了对觉山离开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与好友共游天地的遗憾。接下来,“江水泱泱兮山云长,我思觉山兮安可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离别之情与对好友的思念紧密相连,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切哀愁。

“飞云蒙头兮隐青霞,揽云月兮为家”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月光如银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觉山即将开始的新旅程。而“觉山不来兮令我长嗟”则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离去的无奈与叹息,以及对未知未来的忧虑。

“长嗟兮舒啸,四山暮兮猿鸟号噭”两句,通过“长嗟”、“舒啸”、“猿鸟号噭”的声音,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与悲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山容蹙兮予怀悄悄,青衿送子兮三水之表”则以山容的紧缩和青色衣裳的送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和对远方的牵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绪,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余自北平赴京十二月五日道出济宁会伯高齐君于公馆君本唐县人素擅顾吴之妙草草为予点真观者咸以为肖而余独觉其老丑也临别赋绝句三首奉答并柬赵晋卿夏时佐曹伯仁三先生·其一

庆都山人齐伯高,袖有五色之仙毫。

李白楼前忽相遇,便呼银瓮出蒲萄。

(0)

度三华飞仙桥因忆往年同游者

步转危桥入紫烟,曾登绝顶望飞仙。

五人同赏今谁在,试数重来十五年。

(0)

武溪道中望武山

虎峰龙洞互绵联,常是高低落照边。

最爱武溪溪上看,锦屏一片倚青天。

(0)

承萧翀相过不遇留诗而去次韵奉答先时翀避地罗团闻已归南溪

霜压惊尘月满山,云中鸡犬又东还。

几时踏雪携青玉,来访仙人石室间。

(0)

登白石塘高峰三首·其三

金华金华相望高,城中秋树见毫毛。

武山云气长来往,只驾仙人皮与陶。

(0)

题枯林上人墨兰四首·其一

曾乘桂楫上清湘,明月苍波野兴长。

欲采幽兰浑不见,深林风定忽闻香。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